池上二絕 其一
山僧對棋坐,
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
時聞下子聲。
山僧對棋坐,
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
時聞下子聲。
山上的僧人相對而坐下棋,棋盤上籠罩著竹影的清涼。隔著竹林沒有人能看見他們,只是不時能聽到落子的聲音。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
對棋:相對下棋。
局:棋盤。
時聞:不時聽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白居易晚年信佛,常游歷于山林古寺之間。此詩可能是他在游覽山寺時,看到僧人下棋的情景有感而發所作。當時他或許想在這種寧靜的氛圍中尋求內心的平靜。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寺的清幽寧靜。其突出特點是以動襯靜,生動地描繪出畫面。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白居易詩歌通俗易懂又意境深遠的風格。
蕭條良夜永,秋草對衰顏。
露下鳥初定,月明人自閑。
獨悲無舊業,共喜出時艱。
為問功成后,同游何處山。
清源君子居,左右盡圖書。
三徑春自足,一瓢歡有余。
庭莎成野席,闌藥是家蔬。
幽顯豈殊跡,昔賢徒病諸。
南宮樹色曉森森,雖有春光未有陰。
鶴侶正疑芳景引,
更有阮郎迷路處,萬株紅樹一溪深。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微收皓腕纏紅袖,鳳簫韶管寂不喧,繡幕紗窗儼秋月。
有時輕弄和郎歌。
清秋多暇日,況乃是夫君。
習靜通仙事,書空閱篆文。
劍飛終上漢,鶴夢不離云。
無限煙霄路,何嗟跡未分。
原頭殯御繞新塋,
原下行人望哭聲。
更想秋山連古木,
唯應石上見君名。
郤公憐戇亦憐愚,忽賜金盤徑寸珠。
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艷照枯株。
九門洞啟延高論,百辟聯行挹大儒。
顧己文章非酷似,敢將幽劣俟洪爐。
山頭曈曈日將出,山下獵圍照初日。
前林有獸未識名,陰方質子才三十,譯語受詞蕃語揖。
舍鞍解甲疾如風,既蘇復吼拗仍怒,果協英謀生致之。
拖自深叢目如電,始知縛虎如縛鼠,敗虜降羌生眼前。
祝爾嘉詞爾無苦,非熊之兆慶無極,愿紀雄名傳百蠻。
洛浦想江津,悲歡共此辰。
采花湖岸菊,望國舊樓人。
雁別聲偏苦,松寒色轉新。
傳書問漁叟,借寇爾何因。
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
長眉老僧同佛力,星漢徘徊山有風,禪翁靜扣月明中。
群仙下云龍出水,花宮杳杳響泠泠,無數沙門昏夢醒。
古廊燈下見行道,豈如全質掛青松,數葉殘云一片峰。
吾師寶之壽中國
清秋來幾時,宋玉已先知。
曠朗霞映竹,澄明山滿池。
葺橋雙鶴赴,收果眾猿隨。
韶樂方今奏,云林徒蔽虧。
黃金鞘里青蘆葉,麗若剪成铦且翣。
輕冰薄玉狀不分,淬之幾墮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龍子。
割雞刺虎皆若空
提劍風雷動,垂衣日月明。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發棹魚先躍,窺巢鳥不驚。山呼一萬歲,直入九重城。
天香五鳳彩,御馬六龍文。雨露清馳道,風雷翊上軍。高旍花外轉,行漏樂前聞。時見金鞭舉,空中指瑞云。
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兩階文物盛,七德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歸來獻明主,歌舞溢春城。
天樂下天中,云輧儼在空。鉛黃艷河漢,笑語合笙鏞。已見長隨鳳,仍聞不避熊。君王親試舞,閶闔靜無風。
黃花古城路,上盡見青山。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間。
野情隨卷幔,軍士隔重關。
道合偏多賞,官微獨不閑。
鶴分琴久罷,書到雁應還。
為謝登龍客,瓊枝寄一攀。
顯晦澹無跡,賢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鶴,忽乃傳雙魚。
敘以泉石舊,悵然風景余。
低回青油幕,夢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滿,雪壇松影疏。
沈思矚仙侶,紓組正軍書。
積學早成道,感恩難遂初。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