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
南宮樹色曉森森,雖有春光未有陰。
鶴侶正疑芳景引,
更有阮郎迷路處,萬株紅樹一溪深。
南宮樹色曉森森,雖有春光未有陰。
鶴侶正疑芳景引,
更有阮郎迷路處,萬株紅樹一溪深。
尚書省清晨時樹木色澤幽深茂密,雖有春光卻還未形成樹蔭。如同鶴一般的友人正疑惑被這美景吸引,更有像阮郎那樣迷失道路的地方,萬株紅樹映襯著一條幽深的溪水。
南宮:指尚書省。
森森:樹木茂密幽深的樣子。
鶴侶:指友人,以鶴比喻友人高雅。
阮郎:傳說東漢阮肇、劉晨入天臺山采藥迷路,遇二仙女,這里借指迷失于美景。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收到王郎中省中春日寄詩后所作。當時可能處于和平時期,詩人與友人有一定的交往,在收到友人描繪省中春日之景的詩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省中春日美景。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欣賞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
溽暑初蒸日正長,人間何處有清涼。先生筆下風威勁,便放寒梅次第香。圖書閱罷獨高齋,撰杖油然午蔭回。楮穎從容侍函丈,不妨閒引此君來。
九十春邀一日閒,與君聊此共躋扳。層城睥睨多臨海,村落蕭條但向山。醉墨客書蒼壁上,采茶人笑白云閒。清商愛聽泉聲聒,月上叢林未擬還。
茂苑千門楊柳新,招提啼鳥遲幽人。銖衣香拂春生座,寶塔燈聯夜照鄰。聚散一城俱是幻,往來雙寺總無因。亦知住世緣猶在,花月能迷靜者身。
碧渚蒼云路,長帆幾葉還。趁秋行九子,攜譜看廬山。采藥靈溪見,映花石戶關。孤藤雙竹屨,聽盡水潺湲。
莫風流。莫風流。風流后、有閑愁。花滿南園月滿樓。偏使我、憶歡游。我憶歡游無計奈,除卻且醉金甌。醉了醒來春復秋。我心事、幾時休。
葭管動飛灰,梅花處處開。寒輕滄海上,春自一陽回。霽色明雄郡,歡聲滿越臺。雙鳧仙令地,五馬使君來。蒞政垂三綬,兼人備四才。剖符雖疊疊,游刃更恢恢。好尚從寬猛,風云待化裁。看公經緯略,計日列三臺。
對禿崖褐嶺火山骸,蒼涼使人驚。正風寒如割,吹衣欲裂,哪是秋清!山半經行猶記,松茂野花明。豈為奇瑰匿,艱阻先迎?念我登高涉險,幸霧開云散,驟雨初晴。瞰微漪不起,澄碧一湖冰。鏡瑩瑩、問誰遺此?孕三江、源自哪廂生?天山里、亦天池在,并是雙睛?
入望煙波闊,登臺氣象高。風聲低雁翅,海色上僧袍。紅日當朝見,鮫人聞夜號。平生有懷抱,行坐總成勞。
江南憶,路遙信難傳。吳越山巒迷戰霧,秣陵城畔起烽煙。牽掛自年年。
解結冬年辦四齋,赤洪崖打白洪崖。信心檀越家家是,只告諸天次第排。
老困青衿弊,愁催白發疏。種瓜焉獲豆,緣木枉求魚。道路仍興阻,風塵豈晏居。有書無計讀,讀得亦何如。有興還看竹,無心更釣鰲。古今同擾擾,物我兩騷騷。蜀犬識何淺,黔驢技不高。百年方醒日,始悟此生勞。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平山堂上略從容,笑拍欄干萬事空。因念醉翁行樂地,不知還又幾春風。
水華云石盡溪涯,何許柴門到子開。笑肯青山甘我共,遠攜書卷過江來。一瓢天與斟風月,半榻吾寧惜釣臺。別去明朝須費眼,洞門留取認天臺。
簾影移陰,杏香寒、乍濕西園絲雨。芳期暗數。又是去年心緒。金花謾剪,倩誰畫、舊時眉嫵。空自想、楊柳風流,淚滴軟綃紅聚。羅窗那回歌處。嘆庭花倦舞,香消衣縷。樓空燕冷,碎錦懶尋塵譜。么弦謾賦,記曾是、倚嬌成妒。深院悄,閑掩梨花,倩鶯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