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熱去解鉗釱,飄蕭秋半時。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發短梳未足,枕涼閑且欹。
平生分過此,何事不參差。
熱去解鉗釱,飄蕭秋半時。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發短梳未足,枕涼閑且欹。
平生分過此,何事不參差。
暑熱退去如解開枷鎖,正值秋風蕭瑟的中秋時節。微雨灑落在池塘中,清爽的風從衣袖間感知。頭發短了難以梳整齊,枕著清涼的枕頭悠閑地斜靠著。一生若能如此度過,還有什么事會不順利呢。
鉗釱(qián dì):枷鎖,這里比喻暑熱帶來的束縛。
飄蕭:形容秋風蕭瑟的樣子。
欹(qī):傾斜、斜靠。
參差(cēn cī):不齊,這里指不順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暑熱退去、秋風漸起的時節,因感受到秋日的涼爽舒適而創作此詩,反映出詩人當時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秋日閑適生活的喜愛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細膩的描寫展現秋日之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感知和獨特表達。
去歲真彫瘵,
東南氣尚新。
春從江岸轉,
禮到販夫真。
揖讓看閭里,
詩書慕搢紳。
撫綏煩大吏,
風俗不難淳。
男女一相悅,情迫莫自持。
不聞《桑中》契,先以定情詩。
國史明得失,輶軒別醇疵。
如何歷鄭衛,專錄淫人辭。
雞鳴風雨夜,奔者亦可危。
執袪遵大路,豈不畏人知。
丘中有麻麥,兩雄共一雌。
雙雙李樹下,寧免相詬訾。
立言詎可訓,說者宜再思。
無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師。
風號四野云如墨,徂歲消磨不滿旬。
瑞雪便應平地尺,野梅又報一年春。
長河斷渡冰將合,古寺題詩手為皴。
僵臥閉門行路絕,安知今代獨無人。
山花滿插鬢頭光,
蠻婦蠻童一樣妝。
久嚼檳榔牙齒黑,
新成曲糵口脂香。
草間察節知風色,
日下承暄度歲霜。
獨有生男無喜處,
女郎求室迓兒郎。
暮云慘淡正愁儂,有酒難澆塊壘胸:
迂拙深時招世謗,是非多處結交慵。
八載離家伴讀書,恂恂終日見顏愚。
春風野水花枝瘦,夜雨山窗燈火孤。
高第三年嗟露薤,新阡諸子泣青芻。
不知未了因緣在,還許來生再結無。
三界炎炎如火聚,攪擾勞生困蒸煮。
邪見稠林蔽祖庭,孰為臨濟陰涼樹。
拄杖子,回避無門,全身荷負。
特立獨行,危分險布。
掃除枝葉不留蹤,普覆大地人,徹骨清涼去。
雖然如是,趙婆酤醋。
墻陰小步試欹危,
未厭晴風裊鬢絲。
櫧實乍驚飛鳥過,
苔陰漸放素光移。
紺珠千顆垂藤子,
丹葉孤飄繞故枝。
寂歷經過聊緩頰,
重來千載更伊誰。
通宵銀燭影搖紅
坐對孤鸞伴守宮
空有婦人嬌態在
眼兒薄媚怨春風
白榆風起晚鴉啼,銀漢紅墻路轉迷。
仙遇姮娥工顧兔,怪窮溫嶠愧燃犀。
蕭蕭易水初聞筑,蕩蕩天門未可梯。
吾意蹉跎聊自詭,商歌一振五云西。
元史世祖至元間,初成瀆山大玉海。
敕置廣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載。
青綠間以黑白章,云濤水物相低昂。
五山之珍伴御榻,從臣獻壽歡無央。
監院道房曾幾歷,仍列承光似還璧。
相望瓊島咫尺近,豈必銅仙獨淚滴。
和闐玉甕昨琢成,質文較此都倍贏。
周監在殷殷監夏,一經數典惕予情。
云州烽火入云中,愾敵知君久在戎。追北遠勞燕將出,防秋行與漢時同。天從上谷分邊界,人自東山識謝公。珍重廟堂柔遠意,禦戎元不重奇功。
守邊猶得近邦畿,亞相權兼大將威。烏府夜閒關月皎,戟門秋靜虜塵稀。探兵入塞無傳箭,敕使臨戎有賜衣。聞道六龍巡幸所,至今常見五云飛。
淮南多小菽,
味美如香粳。
舟子深知我,
瓶甕炊粥成。
謝食日兼旬,
飲此勝瑤瓊。
客路無藥餌,
得此亦怡情。
種豆山園中,土瘠豆不實。捃收能幾何,倚杖三嘆息。況此山下田,旱久苗葉赤。無豆尚猶可,無禾孰供食。已孤豐稔望,徒費耘耕力。官吏更索租,真爾從何出。
劇暑不易摧,屢雨方肯低。曉行殘月里,秋意乃忽凄。習習風攪樹,曳曳云出溪。伴我塵外躅,更有白鷺兒。節往四敘改,人老百慮非。策世竟莫售,勤身復奚為。徘徊發詠嘆,蒼茫度荒陂。且歸煮香粳,解此腹中饑。
《詩》亡王跡熄,百國有《春秋》。
魯叟乃筆削,寶書肆旁搜。
晉《乘》楚《梼杌》,鄭志亦見收。
斯為天子事,邦國合九州。
大書王正月,恐疑于孟陬。
胡氏逞私智,謂以夏冠周。
豈其一布衣,斧鉞威諸侯。
美惡同其辭,此言尤謬悠。
當其在講幄,君臣意綢繆。
經義月經進,諷諫同轉辀。
是時十將存,可復二帝仇。
奈何戒黷武,惟知安是偷。
得毋檜所薦,知己士當酬。
流傳誤后學,乖舛難悉糾。
曷不廢其書,述事準左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