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深二十首 八
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
哪里的春色最濃艷?最濃艷的春色在御史大夫的家中。柳絮纏繞著青驄馬的馬尾,蝴蝶圍繞著繡衣上的花紋飛舞。(御史)像李膺破柱懲奸一樣手持斧鉞執行法令,又似張綱埋輪劾佞般停車立威。入朝排班時遠遠就能認出,他們如游魚般依次排成一列斜行。
御史家:指御史的官署或宅邸,御史是古代負責監察彈劾的官員。
驄馬:青白色的馬,漢代御史多乘驄馬,后以“驄馬”代指御史。
破柱:東漢李膺任御史時,不畏權勢,破柱捕獲貪腐的張朔,后指執法嚴厲。
埋輪:東漢張綱任御史,埋車輪于洛陽都亭,直言“豺狼當路,安問狐貍”,后指彈劾權貴的剛正之舉。
魚貫:像游魚一樣連續行進,形容行列整齊有序。
此詩為白居易和劉禹錫《春深二十首》組詩之一,創作于中唐時期。白居易通過系列詩作描繪不同階層的春日生活,此首聚焦御史群體,既寫春景之盛,亦頌其職守之嚴,反映中唐時期對監察官員的重視。
全詩以“春深御史家”為核心,前兩聯繪春景(絮縈驄馬、蝶繞繡衣),后兩聯寫職守(破柱埋輪、魚貫入班),將自然生機與官儀威嚴結合,展現御史的獨特風貌,體現白居易對社會各階層生活的細致觀察與通俗化表達。
春風無檢束。放倡條冶葉,恣情丹綠。□鶯喧燕宿。似東鄰北里,都無貞淑。高情恨蹙。嘆何時、重見桂菊。又誰知、天上黃姑,掃盡晚春馀俗。
幽獨。鉛華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長眉瞭目。嫣然態,倚修竹。縱青門瓜美,江陵橘老,怎比無窮剩馥。最難禁、扇底橫枝,惱人睡足。
三年云水傷離別,幾負詩筒走傳郵。桑梓春風懷穗石,甘棠今日頌嚴州。低昂世事棋翻局,搖蕩鄉心浪打舟。撫掌嘆談兼對酒,一宵風雨為君留。
一別故人經幾秋,恨無黃犬作書郵。不知今夕是何夕,卻在嚴州說廣州。宿草雨荒嚴子宅,布帆風送富春舟。金華半刺清如玉,安得高談竟日留。
嚴霜初隕陡回春,
留得沖鋒冒鏑身。
綸綍乍傳渾似夢,
親朋相慶更為人。
敢愁弓劍趨戎幕,
已免鋃鐺禮獄神。
早晚扶歸君莫慟,
媻姍勃窣亦前因。
清夜水沉添一炷。人影窗紗,咫尺迷煙霧。眼底心頭拋不去。夢回又是瀟瀟雨。
瘦減腰圍知幾許。度盡佳期,可有重逢處。惆悵碧桃花下語。尋思更比蓮心苦。
大將桓桓誓水軍,
炎荒千里凈妖氛。
洗兵海角亭邊月,
捲甲銅船湖上云。
喚作如如已變名,
廓然無圣豈容情。
其間妙葉皆同類,
不有玄暉辨濁清。
百六消氛霧,東南立際蟠。統傳三圣后,枕奠百年安。不識游畋樂,深知稼穡難。何人青史上,敢作漢唐看。
混一開群策,憂勤損萬年。衣冠藏禹穴,歷數襲堯天。密定詒謀議,難留厭世仙。烏號攀莫及,有淚徹淵泉。
峰變態,樹倒影,濕翠滿山人度嶺。
斷雨飄絲積靄收,磨出光天照明靚。
遠眺羅浮接云上,支天一面與天并。
神山秀出弱水中,水復山重路猶梗。
路梗石作梯,大山中辟流。
青泥天風一吹丸,不得結成圭角當前溪。
潴而為潭潭復瀉,水信無分于東西。
隨我下山如送客,相將形影何凄凄。
言尋漆珠室,綠衣行酒天雞啼。
洞天藥市引紅翠,池邊沐浴分刀圭。
或再來,無相暌。
今夜僧廬雨
疇憐萬里人
關山渺難越
燈火儼相親
凄入征裳夕
飄愁夢瓦春
杏花將信息
應為洗荒塵
風動青蘆三兩枝
寒塘秋鷺影淪漪
江鄉此景尋常有
高柳黃塵特見奇
口體累人終不免,
菜根能嚼樂無窮。
吾儒食慣知真味,
誰信猶便幾富翁。
峨峨烏目山,曾臨貴侯宅。重房昔珠翠,峻宇煥金碧。
泉激晨霞明,松搖暮云白。宜爾山中人,日輪自朝夕。
應是三生杜牧,深紅淺綠,再接花枝。正好珠珰佩解,金雀鬟垂。定情詩、早憐碧玉,小名錄、恰比紅兒。盡綢繆,描殘翠管,寫盡烏絲。
相宜。綠衣方小,青衫未老,絳縷初飛。顧曲郎君,記歌娘子按新詞。學秦箏、爭傳妾解,偷吳語、未許歡知。畫中人,五湖一葉,載到西施。
時雨且既足,
命駕東郊行。
豈不嗜游覽,
所重在民生。
涼影走虹練,
深竹鳴催耕。
秧馬踏畦碧,
麥浪揚疇平。
村煙間籬落,
耆老歡相迎。
烽消省煩役,
賦薄無苛征。
復此兆有年,
談笑嘗君羹。
殘陽搖旆色,
雞犬含馀情。
影傍青鸞怯,香趁金猊泄。著意為郎謀,先整龍紋席。
溫柔宿暖風,綺艷留香雪。莫待菊花開,吹冷紅檐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