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卿嘩
王子思歸日,長安已亂兵。
霑衣問行在,走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風江漢清。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王子思歸日,長安已亂兵。
霑衣問行在,走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風江漢清。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王子思念歸鄉之時,長安已陷入亂兵之中。淚水沾濕衣衫詢問皇帝行宮所在,騎馬奔向承明殿。傍晚時分巴蜀之地偏僻,春風中江漢一帶清澈。晉山雖被自己舍棄,但心中仍對朝廷滿懷深情。
王子:這里可能指李卿嘩。
行在:皇帝出行臨時居住的地方。
承明:漢宮殿名,后泛指朝廷。
魏闕:原指古代宮門外的闕門,后用作朝廷的代稱。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安史之亂后,長安等地陷入戰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送友人李卿嘩,在這樣的背景下表達對友人的牽掛和對朝廷命運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在于送別友人,同時反映了當時動蕩的社會局勢,展現出詩人的家國情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深沉,在反映時代特征方面有一定價值。
柔風回上座,明月鑒中庭。主客辭方畢,惟知歌可聽。
珠江渡口名家子,引商刻羽兼流徵。合綦列錦賦家心,流水高山琴士指。
江淹夢筆筆無窮,周郎顧曲曲全美。提綱清管與繁弦,領袖朱唇復皓齒。
皓齒朱唇初出聲,何來芳氣似蘭蘅。遠想丹山鳴彩鳳,近疑綠樹流嬌鶯。
雙眉靜悄相生月,小口吹噓自食櫻。低處看隨香水泛,高時僅及畫梁平。
畫梁香水自高低,欲尋歌影自凄迷。空飛柳絮沾芳陌,不語桃花爛繡閨。
莫愁本蕩石城槳,夷光原住若耶溪。綠鬢春風隨處所,白頭溝水莫東西。
白頭綠鬢須及早,當筵一曲今宵好。下蔡曾因處子迷,邯鄲但惜才人老。
共戲田田唱采蓮,人生纂纂聞歌棗。千金一刻實相當,尺玉寸陰為君寶。
歌臺舞榭且年年,歌聲舞態值多錢。遏云響繞合歡結,凌波步引雙行躔。
雙躔雙結攜雙手,一斟一酌傾一斗。門前梧子見梧桐,塘上蓮花隱蓮藕。
客多齊士薄吹竽,家本秦聲同撫缶。自是嬌嬈御枕衾,莫言臣妾親箕帚。
箕帚甘心事所歡,裴褢歌罷一何嘆。可憐錦字秦中織,可惜琵琶塞外彈。
主人有酒盈金盌,纈眼低聲送寒暖。彩扇輕藏尚自羞,金錢歷亂無人算。
鼓瑟珠宮帝女床,吹笙碧落天鵝管。楚庭滅燭笑纓紛,秦帝卷衣憐帶緩。
卷衣君更歌,緩帶奈君何。共惜知音少,歌時苦思多。
二六之車三五城,聽歌車曜復城傾。絕代佳人休獨艷,勸君須識蘭臺英。
欲出未出光辣達,
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
逐卻殘星趕卻月。
升真天,溪九曲,嶺千重。
青巉巉、云外芙蓉。
誰攜蠟屐,踏遍三十六高峰。
只恐那、幔亭寶座盡苔封。
鈞天奏,乾魚祀,今寂寂,昔隆隆。
問篯鏗、二子朦朧。
云裀霞褥,迢遙清夜宴秋風。
曾孫醉后,但無情、云雨西東。
柏子扳春,松枝餞臘,又是新年。韶華依舊,迢遞滯云天。記得故家庭院,歡令節、弟妹團圓。椒盤薦,殷勤纖手,列坐長筵。
回首各風煙。人不見、天涯椒景堪憐。異鄉朋好,促膝話纏綿。處處閭閻揖讓,空贏得、尺素名傳。無聊也,閑行坊曲,暗佇嬋娟。
世亂君全福,
清貧花一畦。
山中逃祿母,
樹下灌園妻。
節苦時賢恕,
形疏里俗詆。
閑門乞書畫,
桃李亦成蹊。
時事如棋局局殘,更無舉火似田單。殺身莫說成仁易,避世偏祈速死難。始信屠沽肝膽熱,誰憐俠氣斗牛寒。漫天燕雀隨塵起,不見飛鴻整羽翰。
離離草色上欄桿,肅殺秋聲百樹殘。鷹準逐鹯雙翼健,鷦鷯擇木一枝難。輦金朝市紅塵熟,并日寒郊夕照寒。莫說賈生無健白,共和遺策淚痕丹。
七年恬寞坐江瀕,
今日登途氣象春。
請劇書成為澤大,
馬蹄無惜入紅塵。
吾家十笏小禪龕,
清境迢迢夢亦諳。
底事冰魂斷消息,
更無天氣似江南。
小孤廟下海門關,五老峰前星子灣。多君萬里斯游壯,看到東南第一山。
來時西蜀三韓使,奉表遙同馬若飛。歸到安南應說與,皇恩天覆萬方歸。
四十馀年金榜客,玉堂人詫筆如飛。君王親重儒臣選,肯受南方一物歸。
十月南方暑氣微,洱河驛外葉初飛。遙知夾岸人爭看,入貢中朝使者歸。
秋風吹海送仙槎,夜色新涼曉轉加。歸日阮郎應一笑,小春洞里又桃花。
安子山前使者家,桄榔椰葉翠交加。知君來歲重修貢,飽看皇都二月花。
乘軺萬里已忘家,客思逢秋陡倍加。大庾嶺邊東去近,惜無驛使寄梅花。
重此宵征圯上過,
惟余詩思蹇驢馱。
英雄幻跡陳編在,
佳節浮生客館多。
霜重月明行不得,
懷人憶事夜如何。
江南路盡寒猶冽,
緩緩春光懶渡河。
滿城風雨近重陽,
舊恨新愁總系腸。
陶令清吟惟遣興,
司勛綺句豈鳴狂。
絕無勢利招人妒,
更有琴書累我忙。
幾度欲眠眠未得,
更深漸覺竹窗涼。
秋行春令氣猶凝,柳曳寒絲軟蘸冰。又似瑤池樂棚下,鬼工遺落水晶藤。
垂垂水線白封青,一箸能生兩眼明。分野自為牛女地,何如墮落玉繩精。
吳人縷玉作常烹,南粵相逢眼卻生。張翰思歸食忘味,鑒湖震澤見于羹。
赍芝自可侑仙斟,忌把鮮肥俗味侵。羹莼鲙鱗清濁混,季鷹猶未是知音。
仙苗風味淡為宗,能誘長安客欲東。浪說棧羊馀雋永,施于高士了無功。
蟹肥鱸腯未多誇,橘綠橙黃正自嘉。左手把莼右持酒,何當共醉木犀花。
支郎詞賦不群才,
雙樹林中白社開。
匹馬解攜江左去,
相思多在鳳凰臺。
小膽空房,長眉滿鏡,畫來依約分明。簾櫳苦雨,良宵偏做愁聲。遲藥裹,背蘭檠。怕粉綿、兜淚難晴。盡伊思夢,扶頭半晌,說也零星。
朅來何事干卿。權把屏山六曲,當作愁城。洗娥春困,蝶魂猶顫釵莖。樓絮罥,檻花零。更小桃、啼啞流鶯。心事拋針,眼波縈篆,底為瓏玲。
短箋封罷更重題,
生怕蒼頭去路迷。
說與不須多借問,
葛廬祇在白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