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官寺
紫色嘗開國,金輝此界繩。
火輪經壞劫,雪頂見殘僧。
狂薜緣秋壁,深松映晚燈。
哀猿不可聽,一一在巖藤。
紫色嘗開國,金輝此界繩。
火輪經壞劫,雪頂見殘僧。
狂薜緣秋壁,深松映晚燈。
哀猿不可聽,一一在巖藤。
紫色象征著王朝開國氣象,金色光輝曾界定這佛界。時光流轉,如烈火之輪歷經劫難,如今只見雪頂般白發的殘僧。狂長的薜荔爬滿秋日的墻壁,幽深的松樹映襯著傍晚的燈火。哀傷的猿啼不忍聽聞,一聲聲都在巖間的藤蔓處傳來。
紫色:在古代,紫色常象征祥瑞,代表王朝的興盛。
金輝:金色光輝,這里指寺廟昔日的輝煌。此界繩:可理解為界定佛界。
火輪:比喻時光流轉、世事變遷,也暗示劫難。壞劫:佛教用語,指世界毀滅的時期。
雪頂:指僧人白發如雪的頭頂。
狂薜:狂長的薜荔,一種植物。
巖藤:巖石上的藤蔓。
瓦官寺始建于東晉,曾是江南名剎,歷經朝代更迭、戰火洗禮而逐漸衰敗。詩人來到此地,目睹寺廟的破敗景象,感慨歷史興衰,從而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定,但應是在瓦官寺走向衰落之后。
這首詩以瓦官寺為載體,展現了歷史變遷的滄桑感。通過對寺廟今昔對比的描寫,抒發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在文學上,它以獨特的視角和深沉的情感,為后人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思想情感提供了素材。
團圞璧月映瓊樓,處處晶簾盡上鉤。
千里離人勞極目,一輪皓魄正當頭。
玉闌倚處花憐瘦,冰鏡澄時云乍收。
底事素娥太多事?清輝偏照十分愁。
嵐氣落高岑,
崎嶇石徑深。
空山驚馬足,
清磬豁人心。
穿峽泉聲咽,
凌霄樹影森。
松濤傳萬壑,
盈耳海潮音。
紅葉戰西風,黃花笑寒日。
天道有消長,人事無固必。
靜勝得遺味,夢去知馀失。
利害不相沿,是非然后出。
錦字偷裁,青鸞漸杳,語盡情偏難盡。為伊憔悴寄伊看,還只怕、伊人未信。
歌喉細喘,金釵欲墜,幾日云鬟懶整。一分春色二分愁,更添了、三分酒病。
老禪心跡本來空,卻與寒梅臭味同。昨夜苦吟清不寐,雪花開遍月明中。
歲寒百卉凋殘盡,自信孤芳映雪清。相對老僧禪坐處,一輪明月正三更。
曾向孤山占早春,肯同桃李媚時人。暗香疏影黃昏月,應共禪心不涴塵。
小紅縱幸生前嫁
樊素方深別后愁
一樣情天恨難補
西風寂寞古藤州
老身何可病
客舍只宜晴
曉鼎催煎藥
窗間又雨聲
鮫螭海表勢方張,
猿鶴山中悲孔長。
蹐厚局高非故我,
夷猶天壤有王郎。
伏枕燕關氣憯悽,驚魂忽破驛書題。窺人魑魅驕相狎,入眼星河黯自低。歲暮中原無騕?,春晴大海有虹霓。何言后死斯文在,七圣襄城路轉迷。
隕璧閩天紫氣微,十年空恨國工稀。猶馀明月人間號,不睹連城海上歸。及墓諸生封馬鬣,挑燈少婦泣牛衣。平生剩有遺書在,惆悵傳經心事違。
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生平操持力,不敵一念非。波浪浮天闊,漭漭決四圍。內省增嘆息,已往安可追。
奔馬不可馭,盤石不可斡。是非反掌間,鉛刀貴一割。我心似寒灰,百念俱刊剟。愿更塞其端,絕之在由蘗。
流落人間幾十春
夢回驚闊淚盈巾
白云似向愁無主
黃野忙來笑故人
月色松聲渾是舊
石床丹灶半生塵
丁寧莫遣移文勒
谷口終須屬子真
喜秋成。見千門萬戶樂升平。金風細,玉池波浪縠文生。宿露沾羅幕,微涼入畫屏。張綺宴,傍熏爐蕙炷、和新聲。
神仙雅會,會此日,象蓬瀛。管弦清,旋翻紅袖學飛瓊。光陰無暫住,歡醉有閑情。祝辰星。愿百千為壽、獻瑤觥。
肝膽相期許,文章金石堅。
奕棋嚴楚漢,杯酒小神仙。
好學無虛日,蜚聲已有年。
倚窗吟詠外,常養性中天。
默默紫玄像
蕭蕭青竹軒
相看誰有道
無問亦無言
月華如水浸羅襟,花下親調綠綺琴。
三疊纏綿寄遙意,七弦斷續寫芳心。
紅愁綠怨憑誰訴?流水高山乏賞音。
一曲譜成長太息,不知花外漏將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