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雙峰寺留宿 其二
嵐氣落高岑,
崎嶇石徑深。
空山驚馬足,
清磬豁人心。
穿峽泉聲咽,
凌霄樹影森。
松濤傳萬壑,
盈耳海潮音。
嵐氣落高岑,
崎嶇石徑深。
空山驚馬足,
清磬豁人心。
穿峽泉聲咽,
凌霄樹影森。
松濤傳萬壑,
盈耳海潮音。
山間霧氣從高峻的山峰上飄落,崎嶇的石頭小路幽深難行??占诺纳搅种袀鱽眈R踏石徑的聲響,清脆的磬聲讓人心胸豁然開朗。穿過山峽,泉水流動的聲音低回婉轉;高聳入云的樹木,投下濃密的陰影。松濤聲從千萬道山谷中傳來,滿耳都是如大海潮汐般的轟鳴。
嵐氣:山間的霧氣。
岑(cén):小而高的山。
清磬(qìng):寺廟中敲擊的清脆磬聲,佛教法器。
咽(yè):形容泉水流動聲低沉、斷斷續續。
森:樹木茂密,陰影濃重的樣子。
松濤:風吹松林發出的如波濤般的聲音。
萬壑(hè):眾多的山谷。
此詩約作于詩人游歷途中留宿雙峰寺時。雙峰寺為山間古寺,詩人行至此處,被沿途及寺周的清幽景色吸引,遂寫下此詩記錄留宿時的所見所感。
全詩以流暢的筆觸描繪了留宿雙峰寺的沿途風光與寺周景致,通過多感官描寫展現山林的靜美與壯闊,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景的熱愛及寄情山水的閑適心境,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詩佳作。
行藏固殊涂,臭味非一族。或峨冠攫金,或被褐懷玉。
持身凜冰淵,或洞洞屬屬。和光略畦町,或落落碌碌。
或來儀帝庭,或去隱王屋。堆豗肉生髀,馳騖趼重足。
或委余膏粱,或不厭杞菊。或翚飛千柱,采錯煖金綠。
或蝸盤四壁,分光待鄰燭。要之皆幻寄,眇矣太倉粟。
明冥默乘除,塞馬更禍福。陳公作茅齋,足以媚幽獨。
茍全真易成,知足定不辱。有門晝常關,何必在巖谷。
向來萬金堂,奔走九州牧。一朝巢自焚,始悔突不曲。
何如東郭舍,椽柱隨把束。翛然已忘世,肯嘆碩人軸。
我今客吳門,饑臥謝仆仆。年來寄蓬茨,慕此高讓俗。
室中了無藏,鼠竊屢驅逐。衰懷百念冷,對境無可欲。
窮通如四序,損益正三復。衡門可棲遲,薄酒等醽醁。
吾聞老聃言,為腹不為目。
矍鑠仍堪將帥間,壯猷聊與虎臣班。
公車獻賦城南杜,郎省興嗟北地顏。
合殿千官瞻黼扆,中天雙闕敞瓊關。
彤庭拜舞嵩三呼,延閣干云真道山。
蒼虬銜雨轉晴巒,噴霧跳珠玉甃寒。
掩冉風林聽竽籟,蕭森煙萚種瑯玕。
期仙磴屬三休逕,羃翠庭邊八節灘。
赫赫云峰張火繖,陰陰冰洞卻霜紈。
山藏神府新瓊簡,壁掛磻谿舊釣竿。
怪底蕭條增秀發,六龍曾此駐和鑾。
老農麥熟還忍饑,蠶婦見絲翻淚垂。
耕田辛苦竟何補,長安游手多輕肥。
良牧憂晴復憂雨,咄咄書空應自語。
皇天于物無偏頗,不須怨嗟梅雨多。
東坡文章喧宇宙,粲如日星垂不朽。六一老人猶避路,作者紛紛皆束手。
俊逸精神追李杜,華妙雄豪配韓柳。晚年流落海南村,黎唱蠻謳隨蜑叟。
先生已去五十年,遺墨殘篇尚多有。豐城寶劍埋獄中,光焰猶能射牛斗。
敗垣壞壁秘蝸涎,夭矯龍蛇已驚走。獨余黎氏舊園亭,喬木森森免薪槱。
半是東坡親手植,老干樛枝互纒糾。杖藜乘興訪遺像,遐想英風??立久。
曾吹蔥葉送迎翁,當日兒童今白首。莫嗟寂寂路荒蕪,亦有幽人時載酒。
何年窣堵波,獨立妙峰頂。憧憧五湖舟,黑月仰光影。
千章列云構,靈液走甘冷。隆樓絕清空,橫側見峰嶺。
下窺三州聚,塵末集毫潁。振衣薄云漢,萬劫彈指頃。
遼遼天宇大,出沒笑蛙井。堂中老比邱,奮迅頗精猛。
擬分數椽地,飽飯臥清境。何必少陵翁,聞鐘始深省。
竹舍臨寒浦,柴門閉落暉。
潮回沙路凈,月出野航歸。
風勁砧聲急,夜長更點稀。
子云雖寂寞,未覺草玄非。
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委魂靈往那方。
踏得故鄉田地穩,本來面目露堂堂。
人只在,不曾亡。
率陀天上非人世,須知別有好商量。
拭玉轅門吐寸誠,敢將緩頰沮天兵。
雷霆儻肯矜雕弊,草芥何須計死生。
定鼎未應周命改,登壇合許趙人平。
知君妙有經邦策,存取威懷萬世名。
夫何于會稽,卓然有裘氏。
同居六百年,相聚三千指。
昔賢欽義方,列奏聞天子。
恩詔保門閭,光華映閭里。
千巖雪齊消,煙日曖春事。
端憂昧佳節,獨宿松下寺。
遶屋泉雨鳴,焚香戶深閉。
殘僧荷耡出,幽鳥下庭戲。
將期道心復,敢愜棲遁志。
起望吾家云,風清鴈成字。
前輩風流掃地空,秋香無復伍春紅。
旋培數本當幽砌,忽作雙英滿翠叢。
可但斷金私雨露,故應連璧傲霜風。
得來稱瑞毋輕剪,留此甘棠壽醉翁。
頌古四十首 其一二
坐禪成佛心中病,作鏡磨磚眼里華。
一掣牢關金鎖斷,等閑信步便歸家。
馬駒子,實堪夸。
自從胡亂后,著處是生涯。
胸次光風霽月明,論文袞袞九河傾。
一辭天上金鑾直,再見湘南竹馬迎。
梁相合圖煙閣上,鄭公忽去雪山輕。
眼看過棹呱呱泣,誰謂衡州浪得名。
男兒當騎生馬駒,不但詞賦凌三都。
愿從北地傅介子,西吞青海東元菟。
一行作吏不稱意,人間險過宮亭湖。
黃郎里中同隊魚,十年太學隨諸儒。
春風不作霄漢夢,秋雨漫肥瓜芋區。
一身長寄白鷗境,千字快掃青松腴。
風埃空憶大梁別,尺書不到云泉居。
似聞騏驥尚伏櫪,饑鷹未飽誰能呼。
清江上有仙人廬,何時十幅西風蒲。
與君杖屨日來往,濁醪可解饑寒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