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寫師真求贊 其三
寫出寄形,眉目分明。
直饒全似,祇得八成。
聞名兮不如見面,見面兮不如聞名。
霜天月滿兮難尋老兔,海門潮落兮不覓長鯨。
寫出寄形,眉目分明。
直饒全似,祇得八成。
聞名兮不如見面,見面兮不如聞名。
霜天月滿兮難尋老兔,海門潮落兮不覓長鯨。
畫出這寄托形骸的真容,眉眼輪廓清晰分明。即使畫得完全相似,也只能得個八成神似。常說聞名不如見面,可見面后又覺不如聞名時的想象。就像秋霜滿天、明月圓滿,卻難尋到傳說中的月中玉兔;海門潮落、水面空闊,也不必去尋覓那巨大的鯨魚。
直饒:即使,縱使。
祇得:只得,僅得。
老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故以“老兔”代指月亮。
海門:指海邊入口處。
長鯨:巨大的鯨魚,此處比喻難以捕捉或無需刻意追尋的事物。
此詩為禪人請畫師繪制師父真容(肖像)時所作題贊,約創作于宋代禪林文化興盛時期。詩中通過討論畫像與真容的關系,反映了禪門對“形神之辨”的思考,體現了禪僧以詩喻禪、借物說理的創作特點。
全詩圍繞“寫師真”展開,從畫像的形似局限,到“聞名”與“見面”的辯證關系,再以自然意象隱喻“不執于形”的禪理,語言通俗而意蘊深遠,是禪詩中“以形悟理”的典型之作。
大貝兮南金。昔公之出兮望崇士林。翩其歸來兮三泖之滸九峰之岑。
峰之岑兮泖之滸。澹逍遙兮自容與。養高兮履素。紛馀囂兮亦莫余侮。
北山兮采芝。南澗兮尋詩。傲睨宇宙兮浮榮塵壒。讀書以娛兮不知歲月之云邁。
有清其秋令節芳兮。有叢者菊吐幽香兮。登公堂兮舉公觴兮。伐鼓吹笙浩且昌兮。祝公壽兮樂無疆兮。
風火為災聚苦因,支離銷瘦病中身。
五更梵鐘殘鐙里,一息微微念故人。
吾鄉多賢士,我友更偉奇。見之立衰懦,不見令人思。暫別已作惡,況乃三歲暌。躊躇西郊外,此意誰能知。
剛強不可恃,柔弱難自恃。愿君日進德,古人以為期。
古人重世家,非為世其祿。世祿非不朽,風流要相續。君家富才杰,海內仰名族。豈徒衣冠盛,要使操履篤。邇來益光華,君其繼高躅。
尉職最親民,亦足行所學。吾民茍安枕,微官有馀樂。
嘗聞長老言,人性原不惡。迷涂偶忘返,見善寧不怍。君能復其初,治行乃超卓。
天有庶子星,
地有莫愁湖。
天地且猶然,
而況于人乎。
向蒼崖、蓬聲吹裂,斜陽一片危岸。江流北瀉雁南征,洞里春光無算。星燦爛。都應是、云中劍舞珠光按?;杵屦^。留滿地蒼苔,數峰煙樹,擲與人間看。
仙戶啟,石乳倒垂銀蒜??丈酱滂锰彀搿0倩蜃栌駢剡h,誰倩鴛鴦抵喚。君莫嘆。君不見、彤云故鎖三山斷。罡風吹散。想華表鶴歸,天臺人返,怕見人民換。
秋草灤河輦路荒,牛車重又冒風霜。國人爭看天魔舞,帝女難言神鵲祥。
今尚拳拳持璽綬,人言籍籍撲縑囊。蕪萋豆粥艱辛處,應憶東朝樂未央。
無人伏闕諫青蒲,事誤都由七尺孤。當璧咸尊十阿父,折箠思服小單于。
黃?擁護難為婦,寶玦凄涼乞作奴。同此王稱同此禍,早知金狄譣非誣。
提筐兮阡陌,花紅兮衣白,步遲遲兮心迫迫。
行至止兮嗟于役,低聲相勞兮日其夕。
云散雨初晴,漁鐙數點明。
遠鐘敲旅夢,落葉帶秋聲。
幔卷星皆動,波恬月不驚。
有懷空擊楫,感慨壯心生。
薊國卅年客,前歡隔幾生。
高朋馀仰藥,會祭有吞聲。
徐見風流盡,真哀去住輕。
定文慚晚意,遺稿闕深評。
諫草雖焚未可輕,
一緘妄出禍機生。
新州赦后昭州竄,
二客同時有令名。
且往觀乎,閶門外、今朝水戲。見兩兩、靈絲艾虎,釵頭紛綴。
舊俗吳中猶未改,習流人斗魚龍技??淳Z云、一派鎖清濠,波如沸。
流覽罷,心猶悸。憑吊處,情難已。向風前釃酒,何妨沉醉。
千古三閭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待為書、重續賈長沙,投湘水。
義勇堪嘉錫縣名,自前眾志已成城。
連攻不落惟斯邑,屢困能通賴眾擎。
更有褒忠鄉媲美,盡多賞恤澤榮膺。
重重浩劫疲奔命,譜入新詩老淚橫。
不坐空王殿,
不掛本來衣。
何須更恁么,
切忌未生時。
應真渡揭厲水,
個個皆以杖扶。
長江千里天塹,
詎能踏一枝蘆。
山下陰睛只蔽虧,
山中煙靄更迷離。
天風忽與游人便,
吳楚屯云萬里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