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宋史感鄒志完事 其二
諫草雖焚未可輕,
一緘妄出禍機生。
新州赦后昭州竄,
二客同時有令名。
諫草雖焚未可輕,
一緘妄出禍機生。
新州赦后昭州竄,
二客同時有令名。
諫書雖然被焚毀,但它的價值不可輕視。一封不當?shù)淖嗍璋l(fā)出,災禍便由此而生。鄒志完在新州獲赦后又被貶到昭州,他和另一位客人(可能也是因諫言被貶之人)同時都有美好的名聲。
諫草:諫書的草稿。
一緘:一封信,這里指奏疏。
禍機:指引發(fā)災禍的契機。
新州、昭州:均為古代州名,常作為官員被貶之地。
二客:指鄒志完和另一位相關人物。
令名:美好的名聲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可能政治環(huán)境較為黑暗,朝廷對諫言者不夠包容。詩人讀宋史有感于鄒志完等忠臣因諫言而被貶的事跡,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對時政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揚鄒志完等諫臣的正直品格和美好名聲,突出他們雖遭迫害卻依然堅守正義。它反映了古代忠臣為了國家和正義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對正義和忠誠的歌頌。
相逢逆旅若為親,一掬鄉(xiāng)心滿面塵。忽聽瑤臺歌四起,頓令歡意可回嗔。
身寄閨房七十年,偶嬰斯疾竟長捐。羅幃空掩梧桐月,泉室寒封薜荔煙。黃鵠有歌傳死后,采鸞窺鏡憶生前。束芻未及升堂置,目斷湖山一惘然。
鐘山靈秀一龍蟠,太史南游好縱觀。揚子江橫天地合,石頭城壓雪濤寒。談經(jīng)道氣空今古,作賦心思入渺漫。千里有懷應北向,鳳臺高倚碧云端。
凍雨垂江柳斂絲。我家剛好玉蘭時。梨花村落晚燈知。何處水風沉綺瑟,幾年春月祓微辭。吹寒香秀最高枝。
媚景良時,無非是、三春富貴。花共柳、著工夫染,嫩紅輕翠。日麗風和薰協(xié)氣。鶯吟燕舞皆歡意。況生辰、恰恰值清明,笙歌沸。分天派,真龍裔。到月殿,攀仙桂。看眉間黃色,詔書將至。莫向藍田分佐理。便趨紫禁參朝對。問玉皇、仙籍注長生,三千歲。
繡被春寒掩翠屏,家常只系石榴裙。鮫綃誤落花磚上,旋向沉香火上薰。
戴云山頂白云齊,登頂方知世界低。異草奇花人不識,一池分作九條溪。
年來習得懶于云,禿筆嚴披肆典墳。草屋厚乘忘漏雨,紙窗微隙可容曛。朝宜論列野宜俗,生有穹碑死有文。前代鼎彝今具在,莫言銘后更無勛。
人言洞府是鰲宮,升降隨波與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見,乾坤浮水水浮空。
石上有瑯玕,孤生何猗猗。婉彼深閨秀,笑語間且儀。榮華諒未晚,芳潔當自持。玉鏡一朝委,相求豈無媒。冰泮時當歸,遙峰翠新拂。行行別父母,遂居君子室。君子官已崇,新歡鼓琴瑟。如何事前驅(qū),中道永相失。東家有宋玉,西家有王昌。皆知慕明艷,詎忍隳太綱。露多焉能污,江永不可方。貞心耀白日,峻節(jié)厲秋霜。泣淡欲成河,捐軀遂如墓。寧同陌上花,誓比山頭樹。織綺獻秋切,條桑事春務。向非厄彊暴,豈知金石固。
火龍戕,銅雀翔,漳河水,鼎中央。魏武王安得萬萬壽,長生銅雀宮。百歲葬西岡,銅雀妓,不得與金銀珠寶同埋藏。臺上六尺床,床下穗帳奠酒粻。月十五,作伎以為常,更令登高臺而望西陵。漳河水啾啾,東下不回頭。銅雀妓,漳河流,試問臺上妓,何不殉死如秦丘。
懸流落云巖,遙空掛飛練。何時?清泠,一颒黃塵面。
曉拂菱花巧畫眉。猩羅新剪作春衣。恐春歸去,無處看花枝。已恨東風成去客,更教飛燕舞些時。惜花人醉,頭上插花歸。
踏青放適游人悅,江山明媚陽和節(jié)。出谷新鶯聲軟怯,柳綿零落如飛雪。
峴山奇境饒,古洞藏幽谷。云深不可尋,但借玄猿宿。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