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啼曲贈張評事
可憐楊葉復楊花,
雪凈煙深碧玉家。
烏棲不定枝條弱,
可憐楊葉復楊花,
雪凈煙深碧玉家。
烏棲不定枝條弱,
可惜那楊樹的葉子和楊花,在雪已化凈、煙霧彌漫中,那碧玉般美好的人家。烏鴉棲息在柔弱的枝條上,不安定地待著。
可憐:可惜。
楊葉復楊花:楊樹的葉子和楊花。
雪凈:雪化凈了。
煙深:煙霧彌漫。
碧玉家:指美好的人家。
烏棲:烏鴉棲息。
弱:柔弱。
由于缺乏更多信息,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某個特定情境下,看到眼前楊葉楊花、烏鴉棲息的景象,觸動內心情感而創作,可能當時心境較為孤寂、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發感慨,突出特點是借自然景象營造出獨特意境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借景抒情的創作手法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秋日同文館,群書晝可依。
衰遲多病在,留滯故園歸。
但怕酒杯滿,莫教詩卷稀。
惟羞狂斐句,瓦礫報珍璣。
不謝車塵覓餉偎,
前行后指亦危哉。
一貧牽絆似繩縛,
百怪攻攢如箭來。
自倚此中惟拙直,
未知何故每驚猜。
是堯非桀俱塵土,
且可深杯更淺杯。
滿身花雨上仙壇,
午誦才過寶篆殘。
靈跡曾留黃鶴笛,
鈍根欲換碧霞丹。
婆娑影覆鸞幢直,
淅瀝聲和鳳鐸寒。
可許聞香參大道,
炊粱一枕醉鄉寬。
偷閒逐日理詩瓢
雅托名花慰寂寥
濃綠酣紅我兼取
階前補種美人蕉
玩賦吟詩兼養真,
頻年孤獨少同聲。
乍逢萍水論文友,
遽唱驪歌惜別身。
天上原無永圓月,
世間還有再來春。
行看桃李成蹊日,
不負權修志樹人。
情重身難主,
凄涼石季倫。
明珠三百琲,
空換墜樓人。
十月虹橋買棹行,臨昆山色眼中橫。更無東晉殘碑在,一抹寒蕪故縣城。
漠漠荒山仗佛開,千年古木半摧頹。惟應一勺靈泉水,曾照元和太守來。
便訪山僧亦偶然,何曾同證石頭禪?三書難定儒林案,笑看中天北斗懸。
銅壺水竭荔無陰,鏡塔荒涼古蘚深。妙法蓮華隨劫盡,蕭蕭落葉寫經心。
唐顛宋蹶電中過,佛法其如世運何?一例稱師更稱祖,可憐人拜大峰多。
難振宗風似昔年,兩山獅象臥寒煙。佛門各斗無邊法,僧訟傳家袖影田。
無復山神護法時,蕭條賜額冷云楣。重扶一片空山石,來讀先朝運使碑。
山鐘飛作郡樓聲,訪古人來百感生。葉葉蓮花開怪石,留衣亭畔獨題名。
閒向山僧理舊聞,佛樓攜客話秋云。誰知八部天龍力,曾護昌黎諫佛文。
寒鐘聲送暮云飛,銅繡橋邊客棹歸。極目隔江煙樹里,峽山孤塔上斜暉。
節既崚嶒心又虛
暗香疏影伴幽居
平生每嘆離群苦
似此良朋恐不如
嗣對膺圖日,
群生望治時。
忽聞公已病,
相顧事堪疑。
竟作堂堂去,
空書咄咄詞。
眼中衰剉盡,
持底送靈輀。
秣陵初邂逅,情到別離親。煙樹河橋雨,驪駒驛路塵。冶城平見寺,淮水遠通津。明日思君處,青莎滿渚濱。
異鄉同是客,君去我誰親。日永星占火,涼添雨浥塵。輕煙籠野色,芳草暗云津。后會知何處,徘徊蘆荻濱。
澄秋寂歷涼風裊,河漢無云天露▅。楓葉初飄銀井床,露華欲濕蘼蕪草。
此時織女獨含情,停梭罷織思盈盈。祇愁會促歡難盡,不道離多歲已更。
重開寶匣蟠龍鏡,更理新妝巧相映。候將靈鵲欲填河,云際俄驚鳳輦過。
層樓疊榭逶迤入,飄姿流態嬌非一。誰憐昨日怨相望,誰解今宵坐相惜。
相惜相望不自由,凝膠凝漆兩相投。謾取歡娛酬契闊,并將哀怨作風流。
祇憐天上相逢少,無那天雞將報曉。宴席闌珊星霧飛,遙看前路結驂歸。
流光瞬息成遐別,少逢和樂多悽咽。翻訝姮娥在廣寒,歲歲年年守孤闕。
亭號休休古退藏,
豈如溪上構虛堂。
坐邀城市真瀟灑,
卻謂江湖太渺茫。
下筆新題無俗事,
支筇野服是家常。
臨流最有清風快,
未見故人心已涼。
何者謂來儀,
來儀意不低。
有身皆衎衎,
無物不熙熙。
一國若一物,
四方猶四支。
巍巍乎堯舜,
何得而名之。
春半連朝雨,空齋睡起遲。閉門回俗轍,煮茗瀹詩脾。小菜生新甲,閑花發舊帷。翛然成吏隱,虛負盛明時。
一室朝慵掃,遺經自討論。枯蝸寒綴壁,黠鼠靜翻盆。調古誰同賞,時清道益尊。閑將貧富態,書向翟公門。
避地營書屋,蕭然一二椽。官閑非逐客,病久似癯禪。犬吠南中雪,蛙鳴井底天。物情徒自爾,吾且守吾玄。
積雨空齋里,春寒未裌衣。道窮知己少,鄉遠去人稀。柳濕低吟檻,苔深澀舊扉。自慚無勁翮,不是惡群飛。
門巷春泥滑,山川曉霧昏。莫言猶豹隱,端勝類鳶蹲。掃徑除花纈,編籬護竹根。平生憂憤志,惆悵與誰論。
密雨隨風急,虛齋日晏眠。詩瓢高掛壁,茶灶冷炊煙。飲乏高陽侶,貧無負郭田。悠悠清夢里,吟遍衍波箋。
澹泊真無事,迂疏百不能。守株思得兔,點筆誤成蠅。行古從人笑,家貧免盜憎。居然叨素食,渾似戒州僧。
勿訝非吳下,深慚令海鹽。舊琴蛇腹斷,新筆鼠須尖。詩苦非因債,官清不為廉。窗前山色好,終日坐鉤簾。
用世才偏拙,治生計益窮。接?巾倒著,榾柮火初紅。病喜聽琴愈,書因看劍工。茫茫天壤內,何必楚人弓。
狡兔謀三窟,寒烏借一枝。浮名成底用,薄俗不堪醫。竹色團書屋,蕓香落硯池。投閑聊爾遣,知命復何疑。
不學老無似,
艱難卻飽諳。
遠從陶靖節,
來訪杜征南。
意到羹莼適,
貧猶食薺甘。
惜無廬可臥,
尚繞鵲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