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知宗喜雨 其一
災祥何必問圓穹,自是承流得失中。
旱魃憑誰投遠裔,靈科聊復啟仙宮。
天憐南國人民困,雨走西郊畎澮通。
多謝宗英相慰勞,也應休戚略相同。
災祥何必問圓穹,自是承流得失中。
旱魃憑誰投遠裔,靈科聊復啟仙宮。
天憐南國人民困,雨走西郊畎澮通。
多謝宗英相慰勞,也應休戚略相同。
災禍與吉祥何必去問上天,其實就在于政令施行的得失之中。靠誰能把旱魃驅逐到遠方,暫且開啟仙宮的靈科祈雨。上天憐憫南國百姓的困苦,雨下起來讓西郊的田間水溝都暢通了。多謝宗英來安慰我,我們的憂喜大概也是相同的。
圓穹:指上天。
承流:承受、實施上級的命令,這里指政令施行。
旱魃: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
遠裔:遠方。
靈科:道教齋醮法事的科儀。
畎澮:田間的水溝。
宗英:同宗中杰出的人。
休戚:喜樂和憂慮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當時南方遭遇旱災,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可能身處當地,關注災情,在祈雨后迎來喜雨,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宗英前來慰問,更增添了他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旱災緩解的欣慰和對百姓的關懷。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災情和人們對雨水的期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詩人心系百姓的情懷。
方差能臘腹,
學誤至漸襟。
幸有經文在,
休于注腳尋。
冬候寒威凜未央,
初欣至日乍迎長。
退朝一曲升平樂,
共進新陽萬壽觴。
數椽聊自可,欹枕抱書眠。窗闊堪延月,茆疏好見天。殘氈猶馬革,點雪即花磚。野老頻來過,床頭起暮煙。
不識長安樂,何如東海隅。夜寒聞鶴語,榻短學僧趺。興至詩涂壁,饑來雪滿盂。西鄰遷客在,鎮日待招呼。
身閒居自僻,豈必在山阿。寒灸青藜火,行吟哨遍歌。詩能窮學士,酒亦病維摩。向晚西風急,何人著屐過。
舉世皆兵革,安居自朔庭。佛容參米汁,客與論棋經。衾薄風侵骨,心空月在扃。屢攜孤杖去,帶雪步荒坰。
江湖兄弟并書淫,令節茱萸望遠心。
歧路分攜成折股,順風直下試懸針。
偶鳴得意鶯遷木,忽寫離情鳥憶林。
草滿池塘歸未遂,欲尋佳句夢中臨。
白帝荒城帶雨昏,瞿塘高浪挾雷奔。
雙崖積鐵封三峽,眾水排山爭一門。
魚腹浦懸魚鳥陣,虎須灘變虎狼村。
臥龍躍馬空回首,壯士當關幾并吞。
志士山棲恨不深,
人知已是負初心。
不須先說嚴光輩,
直自巢由錯到今。
梅梢依舊清如雪。冷透娟娟月。無情燕子怕春寒。恐誤花期深夜遠回欄。
十年往事無尋處。恨底愁如許。花開花謝怨東風。感慨余情沉醉夢魂中。
金雞嶺接汶江濱,曾說當時物色新。花下醉歸珠勒馬,月中歌送玉樓人。荔枝香熟蠻方雨,橦布溫生漢殿春。回首那堪兵甲后,白荊黃葛亂青磷。
北風一夜度滄洲,龍馬江光抱日流。北引荒荒蠻樹直,東連淰淰楚云浮。幾年壁壘分天塹,萬國舟車阻上游。草野無人收戰骨,黃沙不散鐵衣秋。
五年夢繞清涼洞,
猿鶴青山待我來。
添得兩行家國淚,
西風吹上會仙臺。
鯨魚跋浪滄溟里,島嶼無云雷聲起。波濤澎湃天低昂,氣滿尾閭颶風止。
千秋萬古常喑嗚,自是孤臣心不死。孤臣有誰氣拍空?明人姓鄭、名成功。
唐王賜與國同姓,天荒地老開鴻濛。昔日中原紛戰騎,為鹍、為鵬風摩翅。
英聲直震大江南,錢塘鐵弩三千避。海枯不見孤臣心,潮落常滿英雄淚。
泰山橫流不能齧,咤?空有沖霄志!歸來廈島天無光,地窄不足供徜徉。
宗愨長風萬里浪,回頭東海望炎荒。喝石可渡無巨浸,投鞭可斷無汪洋。
騎鯨直入鹿耳門,海若辟易湘靈奔。波浪風云生指顧,鰲柱如山日月吞。
蜑水蠻鄉拔荊棘,三十六嶼澎湖側。島中忽現蜃氣城,海外自成蛟龍國。
喘息不覺生雄風,當時早已氣如虹。天傾欲將一木拄,時攜匕首摩蒼穹。
劃斷鴻溝不納款,欲與華岳爭累卵。忽呼渡河宗澤薨,此恨填海海難滿!
秋風噴礴作洪濤,忠臣氣比秋風高。唏噓千里皆黑色,翻騰萬籟為怒號。
日出扶桑不彪炳,龍蛇浮沈大力猛。如山、如雪挾船飛,海人謂是「長鯨影」。
只管春來不管愁,斷腸青到玉關頭。
一鞭力促征人騎,雙黛顰添少婦樓。
遠道綿綿留樹表,離情絮絮化萍浮。
東西南北天涯路,綠遍山郵與水郵。
愁見郵亭倚道旁,那堪算別重彷徨。
十年作客非吾土,千里懷人是帝鄉。
溪繞閒花全倒景,店垂弱柳半斜陽。
回頭宿處清樽舊,說劍星流午夜光。
修竹千竿蔽草廬,蓬蒿一徑共躊躇。囊傾記室三都外,架插司空萬卷馀。茂苑祥光回鸑鷟,吳門秋色到鱸魚。他年孝友知侯在,底用尋源上玉除。
青錢萬選世誰倫,金鏡千秋動紫宸。三篋當年窮宇宙,七車遙夜辨星辰。枰空淝水知無敵,劍合延津自有神。倘許孝廉船上約,浮家何惜去來頻。
意緒年來總不如,蕭條誰擬段家閭。松間冷笑蒼云變,花下閒吟化日舒。謾惜一生瀕九死,聊隨萬卷守三馀。相看獨有梧桐月,夜夜流光到綺疏。
痛飲狂吟恣所如,醉醒何苦問三閭。詩中甲子懷元亮,策里天人憶仲舒。關塞悲笳猶未靜,江湖竭澤巳無馀。傷心盡有乘軒使,可許顛連一上疏。
寥寥生事竟何如,剩有肝腸信比閭。淚下山猿啼月冷,影隨江鶴帶云舒。頻年逐隊憂三盡,何處高眠享二馀。翹首廟謨宣郁滯,禮功不下九河疏。
名臣汲黯鄭當時,筆陣秦王將尉遲。
疾電震雷千里起,乖龍老蜃九淵知。
諸公猶羨歸田樂,老我終無叩角悲。
補袞得人臥桑野,可愁二月賣新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