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中秉教授喜雨之作
入春絕無一聲雷,赤日又將近夏末。陰霾蔽天動經月,草木葉上積寸埃。
朝朝群望俱徧走,一毫及民更無有。雨師遠逃龍亦睡,江澀魚跳鼉空吼。
初雖一雨慰望霓,明晨驕陽射到西。田如石堅耕不得,欄臥牛犢壁倚犁。
訴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忽然斗暗云墨黑,盡化焚焦作膏澤。
稽首謝天拜低頭,郡寄且許臣分憂。擊甌樓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吾儕風萍偶接際,剩醞新秫儲年計。稻苗便秧粟已芽,穩藉清尊度今歲。
五更復聞簷溜聲,欹枕不眠隔窗聽。公余一榻安禪處,姑借民謠當詩句。
入春絕無一聲雷,赤日又將近夏末。陰霾蔽天動經月,草木葉上積寸埃。
朝朝群望俱徧走,一毫及民更無有。雨師遠逃龍亦睡,江澀魚跳鼉空吼。
初雖一雨慰望霓,明晨驕陽射到西。田如石堅耕不得,欄臥牛犢壁倚犁。
訴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忽然斗暗云墨黑,盡化焚焦作膏澤。
稽首謝天拜低頭,郡寄且許臣分憂。擊甌樓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吾儕風萍偶接際,剩醞新秫儲年計。稻苗便秧粟已芽,穩藉清尊度今歲。
五更復聞簷溜聲,欹枕不眠隔窗聽。公余一榻安禪處,姑借民謠當詩句。
入春以來沒響過一聲雷,烈日又快到夏末。陰霾遮天持續了一個月,草木葉子上積了很厚的灰塵。天天眾人四處祈雨,對百姓卻毫無益處。雨神遠逃,龍也在沉睡,江水干涸,魚跳躍,鼉徒然吼叫。起初雖下了一場雨滿足了人們盼雨的心愿,可第二天早晨驕陽又照到西邊。田地堅硬如石無法耕種,牛犢臥在欄里,犁靠在墻上。人們向天訴說,拍著手嘆息無計可施,上山默默叩拜真人的住所。忽然天空一下子暗下來,烏云如墨般黑,把干旱之地化作了滋潤的沃土。人們叩頭謝天,郡里也允許臣子分擔憂慮。在樓上敲著瓦盆眺望四野,只愿能保住這三年的好收成。我們偶然相遇如風中浮萍,多釀些新酒儲備起來。稻苗可以插秧,粟已發芽,穩穩地靠著美酒度過今年。五更時又聽到屋檐滴水聲,斜靠著枕頭隔著窗戶傾聽。公務之余在榻上靜心,姑且借民謠當作詩句。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動經月:動不動就經過一個月。
望霓:盼望下雨。
搏手:拍手。
真人宅:指道觀。
膏澤:滋潤作物的雨水。
郡寄:指郡守的職責。
擊甌:敲瓦盆,古代一種娛樂方式。
吾儕:我們。
風萍:風中的浮萍,比喻行蹤不定。
剩醞:多釀酒。
新秫:新的高粱,可釀酒。
簷溜:屋檐流下的雨水。
欹枕:斜靠著枕頭。
安禪:靜心。
此詩創作時間地點未明確記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處于春季到夏末的干旱時期,百姓深受旱災之苦,四處祈雨無果。詩人可能擔任郡守之類的官職,心系百姓,在降雨后寫下此詩表達欣慰與對豐收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旱災及降雨后的情況,體現詩人對百姓的關懷。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真實描繪旱災景象和人們心情。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民生問題。
一葉扁舟泛渺落,
呈橈舞棹別宮商。
云山海月都拋卻,
嬴得莊周蝶夢長。
鄉賢著述夥遺珠,梨棗艱難惜道孤。何幸羽陵收散佚,竟從篳路啟荒蕪。編摩藏說李如一,校勘名家趙敬夫。先輩風流今未遠,會看紙貴比鴻都。
列宿郎官感夙因,滄桑留得后凋身。耽詩花萼追先集,營墅峨眉有替人。已見鉅編刊玉海,更搜遺獻輯珠塵。梓鄉文物欣重振,端賴君扶大雅輪。
牡丹詩好得金罍,又賦嘉蓮致玉杯。
花國狀頭那有兩,香園詞客故多才。
春擎小婦連生菜,日酌慈姑汎落梅。
兒女參差爭上壽,芙蕖并蒂祝重開。
羊脂漢玉作深杯,雙耳雕成壽字來。
高士過看三笑合,美人持贈四愁開。
白虹氣自朱唇出,金液光從素手回。
不是嘉蓮爭有此,芙蓉解作鳳凰媒。
俗慮多多累我忙,詩書文字已全荒。
羞隨鄰女夸嬌艷,懶向旁人說短長。
歷遍塵途知險阻,嘗深世味感炎涼。
閑愁滿抱憑誰遣,聽雨看花倚石床。
堂成十載晝扃扉,不負山靈將相歸。
物外漁樵相問答,階前猿鶴有光輝。
偏宜夜月涼先到,可忍春云濕未飛。
想得夜闌還有夢,龍紋時動篋中衣。
碌碌平生學,慚無席上珍。僅馀守師訓,豈欲衒時人。誤入侯門聽,翻勞友義陳。愿從溫故業,庶或稍知新。
此道何曾遠,吾儒自有珍。反求皆在我,中畫豈由人。利善分須白,知行語未陳。若能祛舊見,明德日惟新。
浮生車馬易西東,
邂逅相看醉頰紅。
失喜卻愁詩作祟,
推愁猶喜酒書功。
秋老水風吹浩蕩,
夜深山月照朦朧。
年來墨客驚無幾,
四座當回正始風。
白鶴仙人跨鶴來,洞門遮道謾何誰。
舊傳瑤笛無吹處,近得云衣自剪裁。
風引鐘聲來隔嶺,鳥騰花影度荒苔。
中巖一訣堪留意,盡與丹山領卻回。
寂寞一杯酒,送君千里行。
郵亭不折柳,上苑好聞鶯。
崔君少年不得意,骯臟江湖弄煙水。
晚將經濟入承明,歘見風煙五云起。
吳王城邊秋雨晴,長河八月波濤平。
丈夫晚達君莫恨,今日朝廷重老成。
此日開樽向棘堂,
行看四十逼年光。
燃藜祇自憐雙鬢,
相馬能無愧九方。
總為風云酬圣主,
欣逢環佩集仙郎。
禁闈不鎖陽春色,
已見繁鶯勸舉觴。
春泥滑滑陰連朝,出門跬步難逍遙。
陽和黯然舒藹藹,風雨倏忽來蕭蕭。
客懷思見故人面,云山阻絕誰相招。
故人隱居蘿溪曲,殘書破硯甘寂寥。
奉親常懼歲月速,學古不使子弟驕。
躬耕低頭秋谷熟,擊壤皞皞歌唐堯。
平生于我誼不薄,松柏寧向秋風凋。
愧我崎嶇昧生理,托身在處云飄飄。
何時歸來葺茅屋,與子共種黃精苗。
毛穎先生,新除授、蔚藍天使。青眼內,生平不識,楊朱墨氏。翠壁閑題應滅跡,綠天遍寫難尋字。草新詩、待借碧紗籠,添騾子。
黛眉恨,何關爾、青衫淚,多由此。判升沈,一旬辛苦,三年悲喜。疏密圈來方入彀,縱橫抹去非知己。比盧公、老臉坐中書,操生死。
不遲一步,不疾一刻。
明眼衲僧,如何會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鸞鳥□鳳皇,望舒繼白日。
千秋遘嘉會,來升君子室。
華樽享清酤,珍肴自盈溢。
鐵甕城邊秋水平,江天閣外暮云橫。上方鐘鼓自昏曉,廿載滄桑數變更。劫火惟馀殘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梵王宮殿坡仙帶,空逐興亡斗一枰。
雄關互市聚華夷,天塹長江漫詡奇。北府舊聞兵可用,東流長慨浪爭馳。海門落日橫樓艦,山壘秋風展大旗。不覺又添游子感,自云遙望雁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