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禪師以巖頭婆子話相問作偈以答
一葉扁舟泛渺落,
呈橈舞棹別宮商。
云山海月都拋卻,
嬴得莊周蝶夢長。
一葉扁舟泛渺落,
呈橈舞棹別宮商。
云山海月都拋卻,
嬴得莊周蝶夢長。
一只小船在浩渺的水面上漂浮,劃動船槳的動作與宮商之音的節奏不同。將云山海月等外在景象都拋開,只求得像莊周夢蝶那樣悠長的境界。
渺落:浩渺空曠的水面。
橈(ráo):船槳,與下句“棹(zhào)”同義,均指劃船工具。
宮商: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兩個音級,代指音樂或規律化的節奏。
莊周蝶夢:典出《莊子·齊物論》,指莊子夢蝶后物我兩忘的哲學境界,此處喻禪悟的超脫狀態。
此詩為回應杲禪師以“巖頭婆子話”(禪宗機鋒問答)相問而作。巖頭婆子是禪宗公案中以機鋒考問修行者的形象,作者通過此偈表達對禪理的領悟,體現禪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特質。
詩以扁舟泛波起興,借劃槳動作的自然之態,喻修行應破除執著;拋卻云山海月等外境,呼應“莊周蝶夢”的物我兩忘,主旨為超越表象、回歸本心的禪悟,語言凝練而禪意深遠。
嗟爾羽蟲類,昂然冠距麄。
徒為識昏曉,猶未免庖廚。
年少苦令鬭,主人頻見呼。
寧思避弋者,天外去鴻孤。
俗人無心胸,貴偽不貴誠。口吻當文學,犇走成名聲。
之子出蒿萊,行潔業且精。中美未外發,樸質亡華英。
持此向廣眾,詎免笑與憎。況復覓薦舉,路險豈易行。
所愿天命泰,因之主者明。牙弦一鼓時,鐘子耳必傾。
五門門里觀,松檜日蕭疎。
道話忘心境,仙歌作步虛。
壇場高突兀,廊廡四紆余。
世事多紛擾,君心定了如。
一春憂旱熯,田里欲蹉跎。
正合為霖望,翻成擊壤歌。
風緣簾隙至,云壓舍簷過。
大尹今朝喜,應同野老多。
半刺侯藩重,臨邛驛路賒。
將經灞陵樹,先看洛陽花。
土物張騫竹,民封卓氏家。
為君傷遠目,日日斷褒斜。
典學淡無味,畏涂來幾程。
舉家應好事,努力為求名。
馨膳南陔遠,運環昨夢驚。
壽觴何以薦,經術抵金籝。
常想靈蹤得到難,因回征轡此盤桓。
松風逗磬僧齋冷,石水環堂客夢寒。
圣作自同堯典布,古碑猶是魏朝刊。
最憐山色當樓好,欲去重來一憑闌。
曉日東郊扣隠扉,曈曈初日弄朱旗。
黃稍風舞先生柳,紫頰霜殷大谷梨。
粉艷清歌穿邃閣,碧溪寒韻落幽池。
我來載酒山翁醉,且喜秋香菊滿籬。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齋閑竹浄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厭暑,獨此留殘陰。
戛雨挫促夢,穿風搜涼襟。
長茵展麗蘚,亂歌奏歡禽。
侍奴裹村服,語客拋塵簪。
志高成利讐,思爽生詩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穩履遠,月勸澄杯深。
榮名雖未染,幸亦非堙沈。
學佛有余力,吟詩過一生。
情閑氣燄少,句好琢磨成。
栢竹門庭古,冰霜筆硯清。
輸他飽食者,終日自無營。
床頭數卷書,足以樂樵漁。
眾謂衣冠傳,自同巖谷居。
潛心富仁智,育德審盈虛。
刺史如相訪,淵明有舊廬。
日涉征涂信馬前,鴻飛時節幾懷賢。
青山漸向故園近,皓月更臨歸驛圓。
四乘光榮慚太子,一簞窮陋本顏淵。
江臯上客紅蓮幕,猶荷明恩未棄捐。
鄉樹江淮接,軍籌歲月深。
從公雖盡力,當路少知音。
賦命休重問,離觴且滿斟。
君言鵬與鷃,何者是飛沈。
無計奈踈拙,走逃云水隈。
鶴饑雖厭夜,龍睡卻嫌雷。
師友關千古,窮通付一杯。
商巖版筑者,底處有梯媒。
幾年江外恣荒唐,偶脫荷衣覘國光。
自是狂言無可擇,敢嗟賢路有相妨。
謾將文史為生業,已約漁樵共醉鄉。
多謝故人貽絕唱,爰居寧解聽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