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呈元默弟前韻
白鶴仙人跨鶴來,洞門遮道謾何誰。
舊傳瑤笛無吹處,近得云衣自剪裁。
風引鐘聲來隔嶺,鳥騰花影度荒苔。
中巖一訣堪留意,盡與丹山領卻回。
白鶴仙人跨鶴來,洞門遮道謾何誰。
舊傳瑤笛無吹處,近得云衣自剪裁。
風引鐘聲來隔嶺,鳥騰花影度荒苔。
中巖一訣堪留意,盡與丹山領卻回。
白鶴仙人騎著仙鶴翩然而至,洞口的門扉遮蔽道路,這是在欺瞞何人?從前傳說的瑤笛已無處吹奏,近來得到的云衣卻是自己裁剪而成。山風將鐘聲從隔嶺送來,飛鳥騰起時花影掠過荒苔。中巖的那一句要訣值得留心,全部與丹山一同領會帶回。
謾何誰:謾,欺騙;何誰,即“誰”,疑問代詞,此處指欺騙誰。
瑤笛:用美玉裝飾的笛子,代指美妙的音樂。
云衣:輕柔如云的衣裳,詩中或指仙人服飾。
中巖:可能指山巖中的修行場所或特定地點。
丹山:傳說中丹鳳棲息之地,常代指仙境或修行勝境。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詩題“馬上又呈元默弟前韻”表明為作者旅途即興所作,系與元默弟(或為兄弟、友人)的唱和之作,內容或與游仙、悟理相關。
此詩通過仙逸意象與清幽場景的描繪,展現對超脫之境的向往,語言典雅,意境幽遠,是一首融合自然觀察與哲理體悟的酬唱之作。
憶昔騎羊弄玉年,曳娘衣袂繞娘肩。當時語笑渾閑事,向后思量盡可憐。石竹怯寒秋已瘦,瓊花依月晚尤妍。忍教悵望重簾外,不報監門不敢前。
石室宏開化二川,文場今歲不遺賢。鶯憑暖律方遷木,鶴遇祥云必到天。隨貢充庭知有路,乘風破浪去如船。龍墀唱第程涂近,應在春馀數日前。里有賓興方啟燕,詩稱樂育愿升歌。英才盡向師門出,貴器須憑匠手磋。澤射定誇楊葉箭,鄉衣便促錦機梭。諸生大捷諸公賜,先紀王勛后戰多。
貪看玉芙蓉,推窗當曙鐘。月留三峽澗,云合七賢峰。皓影須臾出,山光次第逢。空天憑五老,誰肯復相從。
日落旗亭綺幔斜。小巢疏柳宿歸鴉。倚窗坐久晚寒加。茗碗閑添初焙葉,膽瓶清供未開花。聊將蝶夢換年華。懶數雞鳴晦雨晨。絮沾花濕掩重門。暗彈叢稿篋中塵。客少還須茶當酒,影孤時有燕窺人。漸多綺語莫傷春。翠染江頭碧柳絲。風輕云淡日遲遲。餞春爭賞牡丹時。觸目落紅添惆悵,撲襟飛絮惹相思。旗亭強飲酒盈卮。
老木萎高崗,葉落剩空枝。當初口唇乾,猶恐不相知。相知今千里,誰云金石比。此有沖波寒,彼有貪泉水。貪泉何深深,沖波求黃金。黃金既已得,不見故人心。故人心日遠,相望隔庭院。莫往亦莫來,氣結難腸斷。
汶水窮諸閘,西來更衛川。堤黃猶有柳,浸白已無蓮。驛騎沖殘日,城鴉起宿煙。時時聞盜警,烽火似三邊。
三年官事渾無補,一片丹心徹底真。更有靈康是知己,新泉為我現津津。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凄涼,燈昏人獨寢。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省。夢破南樓,綠云堆一枕。
轉蓬本無依,儂愿作轉蓬。飛飛千里道,或與君子逢。
失路人爭厭,羈游興獨緘。已捐湘水玦,還進赤亭帆。水急流紋聚,峰高落日銜。青山如可買,來此臥松杉。
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無家逢寺好,多病見僧親。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礙人。西風數相過,不掃化衣塵。
亂石截流數千里,大石生人小石死。水小不險水大險,穿舟最患石齒齒。水石喧闐斗不開,水崩石裂聲如雷。兩岸青峰隨帆轉,一灘白鳥逐篙回。灘名烏蠻最險惡,伏波往日曾疏鑿。功同神禹合俎豆,有廟巍巍鎮甌駱。甌駱至今遵約束,歲時廟下祭旗纛。祠中銅鼓鑄馬馀,銀釵叩擊蠻風俗。麋泠雙女僭為王,將軍破賊威揚揚。雙植金標臨漲海,七腰銀艾到炎荒。神靈終古槎江在,巨石依然排壁壘。湍流赑怒狀軍聲,勢逐牂牁東入海。兩江黔郁此朝宗,我溯驚濤欲上邕。千篙日與雷霆戰,萬馬橫當水石沖。調兵東征苦不速,番禺九郡未恢復。遇主徒希馬伏波,委身未遇劉文叔。將軍際會本非常,我憶重興二十霜。掃蕩南交待□命,邀君靈寵早還鄉。
平坡杳杳挹西湖,徑斷樵行敗葉鋪。泉落石河深愈急,云歸沙樹遠疑無。夜堂風靜紓帷幔,曉井霜寒響轆轤。那得馀生辭世網,卷衣來此日跏趺。
經過莫厭我頻來,松徑連云古峒開。一榻風煙供睡臥,數株紅紫可徘徊。家童先我供茶椀,羽客留人共酒杯。旁有一門通物外,花枝臨水小天臺。
一往穿云入漢游,長風吹斷送滄洲。誰傳華表千年恨,鳷鵲無情不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