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山寺和宗禪師四季詩 春
但聽清圓不覺喧,松床紙帳坦便便。
草深雉子爭烘日,樹暖蜂鶵懶趁煙。
無事石頭頻打睡,有時村店暫逃禪。
尋花問柳山前后,隠隠鐘聲暮已傳。
但聽清圓不覺喧,松床紙帳坦便便。
草深雉子爭烘日,樹暖蜂鶵懶趁煙。
無事石頭頻打睡,有時村店暫逃禪。
尋花問柳山前后,隠隠鐘聲暮已傳。
只聽著清脆圓潤的聲音并不覺得喧鬧,我在松木床和紙帳中坦然安睡。草叢深處小野雞爭著曬太陽,樹間暖和蜜蜂幼崽懶得追逐煙霧。沒事時常常在石頭上打瞌睡,有時到村店暫時逃離禪修生活。在山前后尋覓花草,不知不覺隱隱約約的鐘聲傳來,天色已到傍晚。
清圓:聲音清脆圓潤。
坦便便:形容坦然安適的樣子。
雉子:小野雞。
蜂鶵(chú):蜂的幼崽。
逃禪:逃避禪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銀山寺與宗禪師交流期間,被山寺春日的寧靜與生機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寺春日生活,突出閑適、寧靜的特點。其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展現生活場景,在同類描寫山寺生活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向往與沉醉。
檜柏風前立馬悲,中原重到拜公祠。
早知宋室終降虜,應為蒼生一駐師。
甚惜忠君遺愛國,幾經皇漢帝諸夷。
兩河父老今猶痛,忍向神叢讀舊碑。
忽承棨戟駐江濆,入坐飄然意不群。
談宗絕似先司馬,草圣還追晉右軍。
野外淹留唯餐菊,山中投贈倚停云。
還朝為報符臺客,種樹年來當策勛。
徒懷琬琰心,霧蹙復煙滅。
素綈結紅冰,敢勞纖手切。
誰覓一丸泥,封閉千堆雪。
顏藉香醪朱,態比新月潔。
茫然驚夢破,終復迷來轍。
百丈岢峨賈客船,
張帆打鼓下長川。
路人指點幾垂淚,
江道無來十六年。
菰蒲風里棹歌遲,屬玉雙飛欲暮時。荷葉吹香送歸客,片云催雨濕燕姬。
誰家歌管載涼州,何處跳珠入柂樓。山雨忽隨云渡嶺,明眸還與水爭愁。
風荷憶伴醉顏紅,湖水重來照雪翁。此世相看最長久,只應南北兩高峰。
墻墻不斷接宮城,
金榜皆書殿院名。
萬轉千回相隔處,
各調弦管對聞聲。
褰裳濟淥河,遂見扶桑公。
高會太林墟,賞宴玄華宮。
信道茍淳篤,何不棲東峰。
半壁東南一柱支,三年按部入瓜期。
芾棠南國真千古,鳴鳳朝陽又一時。
望里煙云浮玉闕,帆前春色滿江湄。
霜威未少澄清意,得和陽春是我私。
赤土亭前日欲沉,
客程趁宿競分陰。
筍輿傲兀歡聲動,
指日行裝到故岑。
歸雁亭前坐久之,
晴云吹散碧參差。
江湖秋水已如許,
慚愧仇池徙倚時。
一紙千金重,君家喜信聞。
愛人能以德,有子必知文;
入座芝蘭味,摩空鸞鶴群。
新硎初出試,拔隊作前軍。
萬斛空青,一天冷翠,和晴飛上簾押。老松三百本,山雨響、偏張鱗甲。崖傾峰沓。有客注茶經,僧編梵夾。泉嗚邑。恰逢深澗,樵吟相答。
晚值。蟾影初升,似姮娥妝鏡,夜深離匣。碧云千萬頃,被一點、玉纖偷搯。月明三匝。謝鶴許攜瓢,猿呼荷鍤。為盟歃。他年傍此,竹弓射鴨。
長日尋幽處,穿林興不窮。
把杯秋寺里,得句野泉中。
山路晴吹葉,石梁晚度風。
有僧同杖屨,更洗世情空。
幾因書暇訪禪扉,杖屨行行入翠微。
金磬聲從風外落,寶花香逐雨中飛。
缽中龍臥云歸早,定里僧閒客到稀。
坐久蒼黃山日暮,始知靜境息塵機。
無限歸鴉起暮寒,
夕陽如畫滿江干。
煙塵歷歷秋笳里,
絕好河山袖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