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次韻答王侍御贈別
半壁東南一柱支,三年按部入瓜期。
芾棠南國真千古,鳴鳳朝陽又一時。
望里煙云浮玉闕,帆前春色滿江湄。
霜威未少澄清意,得和陽春是我私。
半壁東南一柱支,三年按部入瓜期。
芾棠南國真千古,鳴鳳朝陽又一時。
望里煙云浮玉闕,帆前春色滿江湄。
霜威未少澄清意,得和陽春是我私。
你如同一根巨柱支撐著東南半壁江山,三年任職期滿即將離任。你在南方的善政如同召公的甘棠遺愛,流傳千古;你如朝陽中的鳴鳳,正處盛時。遠望京城,煙云繚繞;船帆前,春色布滿江邊。你威嚴執(zhí)法,仍有澄清天下的心意,我能和你的陽春之曲,實在是我的榮幸。
半壁東南一柱支:形容對方在東南地區(qū)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按部:指官員巡視轄區(qū)。瓜期:指任職期滿。
芾棠:出自《詩經(jīng)·召南·甘棠》,召公在甘棠樹下理政,后人懷念他,此指對方在南方有善政。
鳴鳳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
玉闕:指京城。
江湄:江邊。
霜威:指威嚴。澄清意:有澄清天下、整頓吏治的心意。
陽春:指高雅的詩歌,這里指王侍御的贈別詩。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王侍御任職期滿即將離任時,在酒席上贈詩,作者次韻作答。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穩(wěn)定時期,王侍御在任上有一定的政績,作者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侍御的功績和賢才風范,突出其在東南地區(qū)的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治理。其特點是用典恰當,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軒轅征戰(zhàn)后,江海別離長。
遠客歸何處,平蕪滿故鄉(xiāng)。
夕陽帆杳杳,舊里樹蒼蒼。
惆悵蓬山下,瓊枝不可忘。
萬事依然在,無如歲月何。
邑人憐白發(fā),庭樹長新柯。
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見多。
唯余舊山路,惆悵枉帆過。
清川已再涉,疲馬共西還。
何事行人倦,終年流水閑。
孤煙飛廣澤,一鳥向空山。
愁入云峰里,蒼蒼閉古關。
少年辭魏闕,白首向沙場。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xiāng)。
暮笳吹塞月,曉甲帶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戰(zhàn)強。
舊俗歡猶在,憐君恨獨深。
新年向國淚,今日倚門心。
歲去隨湘水,春生近桂林。
流鶯且莫弄,江畔正行吟。
星象移何處,旌麾獨向東。
勸耕滄海畔,聽訟白云中。
樹色雙溪合,猿聲萬嶺同。
石門康樂住,幾里枉帆通。
春草長河曲,離心共渺然。
方收漢家俸,獨向汶陽田。
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
山東征戰(zhàn)苦,幾處有人煙。
復拜東陽郡,遙馳北闕心。
行春五馬急,向夜一猿深。
山過康郎近,星看婺女臨。
幸容棲托分,猶戀舊棠陰。
何事一花殘,閑庭百草闌。
綠滋經(jīng)雨發(fā),紅艷隔林看。
竟日余香在,過時獨秀難。
共憐芳意晚,秋露未須團。
萬里猿啼斷,孤村客暫依。
雁過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舊路青山在,余生白首歸。
漸知行近北,不見鷓鴣飛。
何意同根本,開花每后時。
應緣去日遠,獨自發(fā)春遲。
結(jié)實恩難忘,無言恨豈知。
年光不可待,空羨向南枝。
閑田北川下,靜者去躬耕。
萬里空江菼,孤舟過郢城。
種荷依野水,移柳待山鶯。
出處安能問,浮云豈有情。
自從為楚客,不復掃荊扉。
劍共丹誠在,書隨白發(fā)歸。
舊游經(jīng)亂靜,后進識君稀。
空把相如賦,何人薦禮闈。
秋草行將暮,登樓客思驚。
千家同霽色,一雁報寒聲。
北望無鄉(xiāng)信,東游滯客行。
今君佩銅墨,還有越鄉(xiāng)情。
射飛夸侍獵,行樂愛聯(lián)鑣。
薦枕青蛾艷,鳴鞭白馬驕。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調(diào)。
日晚春風里,衣香滿路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