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毛右軍自螺川枉訪精舍賦贈并寄訊耿符臺
忽承棨戟駐江濆,入坐飄然意不群。
談宗絕似先司馬,草圣還追晉右軍。
野外淹留唯餐菊,山中投贈倚停云。
還朝為報符臺客,種樹年來當策勛。
忽承棨戟駐江濆,入坐飄然意不群。
談宗絕似先司馬,草圣還追晉右軍。
野外淹留唯餐菊,山中投贈倚停云。
還朝為報符臺客,種樹年來當策勛。
忽然聽聞你儀仗停在江邊,你走進來氣質超凡與眾不同。你談論學問極像先司馬,書法造詣可追晉代右軍。在野外停留只以菊花為食,在山中贈你詩表達我的心意。你回朝后替我告知符臺友人,這些年種樹也該記功了。
棨戟: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儀仗。
江濆:江邊。
談宗:善于言談、為眾人所宗仰的人。
先司馬: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背景,可能是一位有名的司馬官員。
草圣:指擅長草書的人。
晉右軍:即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
淹留:停留。
餐菊:典出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有高潔之意。
停云:陶淵明有《停云》詩,后用“停云”表示對親友的思念。
符臺客:指耿符臺。
策勛:記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毛右軍從螺川前來拜訪詩人所在精舍。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平靜,詩人隱居山中。毛右軍的來訪讓詩人十分欣喜,于是賦詩相贈,并托其轉達對耿符臺的問候。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情誼,以及對友人的囑托。其特點是用典巧妙,通過比喻生動展現友人風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文學創作風貌。
織女盈盈機上素。漫邀君一顧。裁成團扇合歡時,看玉潔、人爭慕。早秋恩盡藏深處。任啼珠浥露。卻憐秋去亦悤悤,更不用、班姬拂。
亦知難得春長駐。從今不管春來去。冰雪足怡情。花前調素箏。愁痕都疊起。付與悠悠水。不做嫁衣裳。年年金線忙。
白衣受道,瘥病非藥。無欠無馀,有錘有鑿。覓解脫門,汝為誰縛。
窮鄉何處覓新豐,身世悠悠醉夢中。未學伏波尸馬革,且隨甫里問龜蒙。檐頭喜有桑榆日,兵后那無草木風。亦欲飛神游八極,扁舟坦臥不須篷。
丹荔黃甘北苑茶,勞君誘我向天涯。爭如太液樓邊看,池北池南總是春。
短墻碧蘚護新栽。暮寒催。未見胭脂紅破,玉人腮。不如尋遠梅。一枝臨水淺妝窺。小徘徊。待向西泠橋畔,雪中開。更攜雙屐來。
法法明心,塵塵垂手。正出黃梅,傍生牛首。巍巍雙峰,天長地久。
勒住清寒春淺。寂寞花間院。幾日子規啼,喚醒陽和,驀地晴光轉。香苞嫩,煙痕暖。別圃輕移換。再拜謝花神,處士多情,不負三春面。
階前紫蔓金絲草,籬角紅垂錦帶花。梓澤平泉易銷歇,春留富貴與詩家。
龍鐘多病后,日望遇升平。遠念穿嵩雪,前林囀早鶯。廚香烹瓠葉,道友扣門聲。還似青溪上,微吟踏葉行。
密蔭垂楊,亂鉤繡箔,閶門夾道青樓。追尋少日,永惜狂蹤,蕭蕭梅雨蘇州。小泊津頭。聽秦弦繚繞,吳語輕柔。百載想風流。盡相忘、身寄孤舟。自羈息京塵,苦侵鰥緒,回看處處生愁。如今雙白鬢,又何堪、重唱西洲。掩鏡花羞。零露比、江淹恨稠。佇他生、鴛鴦夢好,玉人同遇清秋。
盧泉之水名何長,裂臍不到空莽蒼。讀君詩句心已涼,便覺滿耳清浪浪。彼方逐臭如竊香,肝膈鼠飽神鷹揚。有客飲水衣朝陽,睥睨不語中何傷。過從得君想更樂,直欲造化窮微茫。何當相從老此水,桀蹠夷齊均是死。
濁港轉身,破頭印法。五葉芬芳,千徒雜踏。于秀于能,誰離誰合。
望望滄波闊,汪灣湖水秋。津亭方遲客,遠來何處舟。
蘭檻風微,苔階月靚,暗香濃透銀屏。模糊一片,碎玉織簾旌。添繡羅襟如畫,闌干內、細踹芳馨。凝眸處,交枝并蒂,滿地不分明。春痕。誰摹繪,珠鈿掩漾,庭院瓏玲。漸露光零亂,金翠斜橫。看到蕙酥蘭困,行吟處、夜色瞢騰。空留得,煙疏云淡,寂寞映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