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猛烈沖擊﹑攻擊。
1.按照朋黨關系來鹽官吏。
1.用恩惠來報答恩惠。
1.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用恩德去回報他。
1.謂上對下施恩不當,適以招來禍患。
1.用一個單位或地方的成功經驗來帶動許多單位或成片地區的工作。
1.猶言一定,必定。
用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毒瘡等惡性病。常比喻用對方施行的狠毒手法制服對方,也比喻用壞人對付壞人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以宦官治宦官,是以毒攻毒之手法,然前毒去而后毒更烈也。
1.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開去,越傳越錯。
1.用惡行去回報別人的惡行。
1.盲人目不能視,憑聽覺來了解外界事物。
2.猶言以耳為目。
1.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指對傳聞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為真。
1.把豐年積余的糧食儲備起來,留待災年歉收時使用。
1.亦作"以不"。
2.猶言與否。表疑問之詞,其作用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嗎"。不,同"否"。
1.在農業生產收入不足或不夠寬裕的情況下,用副業收入來加以補充。
1.用戈去舂黍米。比喻達不到目的。
1.使由于失業或受災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難的人參加工作,獲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對他們的救濟。
1.謂出以公心而去掉個人的私情或恩怨。
1.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1.用主動進攻作為一種防御手段。
1.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1.用古代的人或事來非難當今。
1.亦作"以古為鏡"。
2.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1.見"以古為鑒"。
1.官名。春秋齊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漢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齊﹑北周設左右丞相。唐玄宗開元初年改左右仆射為尚書左右丞相,天寶初復其舊,乃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設左右丞相,后廢。
1.唐閻立本工繪畫,尤善寫真,所作《秦府十八學士圖》及《凌煙閣功臣圖》甚得時譽。"及為右相,與左相姜恪對掌樞密。恪既歷任將軍,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圖畫,非宰輔之器,故時人以《千字文》為語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事見《舊唐書》本傳◇以"右相丹青"為工于寫照之典。
1.謂享受祭獻,佑助降福。
1.春秋晉國軍制名。三行之一。
2.復姓。春秋晉有右行辛。見《國語.晉語七》。
1.豪族大姓。
1.宋代吏部四選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選,掌右選者負責武官的銓敘選授。
1.即太學。
1.唐時指中書省。因其在宮中右邊,故稱。掖,皇宮的旁垣或邊門。
2.明成祖時五軍營組成部分之一。
1.向右轉移;向右轉頭。
2.猶右遷。升職。
1.作戰﹑檢閱時在正面部隊右側的部隊。
2.右邊;右側。
3.政黨或階級﹑集團中在政治上﹑思想上屬于保守﹑落后乃至反動的一部分。
1.右翼。
1.復姓。春秋楚有右尹子革。見《國語.楚語上》。
1.見"右符"。
1.佑助,幫助。
1.即右掖。唐時指中書省。
1.援助;引薦。
1.春秋時衛國官名。
1.猶尚武。謂好私斗。仗,兵仗,兵器的總稱。
1.星官名。在太微右垣,即今室女座β星。
1.重要的職位。
2.指武職。
1.謂砍掉右足『代酷刑之一。
1.復姓。《呂氏春秋.當賞》有右主然,高誘注"秦守塞吏也。"
1.豪門大族。
1.指李林甫。因作右相,故稱。
1.年輕美好的女子。
2.猶長幼。
1.小輩;后輩。
1.即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