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唧溜"。
2.機靈;聰明。
3.俊俏嬌媚。
4.謂身體舒適無恙。
5.指尖聲吟唱。
1.形容語言鏗鏘而流暢。
1.鏗鏘卓絕。
1.象聲詞。形容冰碎裂時的聲響。
1.洪亮的聲響。亦喻文詞鏗鏘有力。
1.形容樂聲洪亮清越。
1.象聲詞。多形容金石琴瑟等清脆之聲。
1.亦作"鋖鎗"。亦作"鏗鏘"。
2.象聲詞。
(版面、書頁、畫幅等上面)空著,沒有填滿或沒有被利用的部分版面上還有塊~,可以補一篇短文 ◇~點ㄧ這項新產(chǎn)品為我國工業(yè)填補了一項~。
一種沒有彈頭的槍彈或炮彈,通常用于禮炮或部隊演習。
1.指凄涼憂傷的胸懷。
1.謂獨臥冷清之被。
1.猶澄碧。
2.指澄碧的水色。
3.指澄碧的天空。
1.空蕩蕩的墻壁。
2.謂守兵盡出營壘。
1.機會;方便。
1.虛譽。
1.樸素無華的絲織物。
1.空疏淺薄。
2.用作謙詞。
1.假賬。
1.蒼天。
1.荒草。
2.貝母的別名。見明李明珍《本草綱目.草二.貝母》。
3.不拌料的牲口食草。
1.空泛的策論。
1.謂才疏力薄。
1.空曠的場地。
1.寬廣明亮。
1.廁所;僻隱處。
1.園圃。
1.里巷;里弄。
1.地下水道。
1.水井。
1.修井。
2.井壁。
1.猶言井井有條。
1.井口上的石欄。
1.做買賣的市街。古代因井為市,故稱。
2.代稱商賈。
1.貯冰的地窖。
1.謂井已挖成。
1.井與樹蔭,借指飲食休息之所。
比喻兩不相犯。
1.田稅。
1.井市。
1.星官名。二十八宿中朱鳥七宿的第一宿,也稱"東井"﹑"鶉首"。有星八顆,屬雙子座。
1.亦作"井隧"。
2.周制九夫為井;五縣為遂。井﹑遂為不同的土地區(qū)劃,因用以代稱田地。
1.見"井遂"。
1.相傳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以方九百畝為一里,劃為九區(qū),形如"井"字,故名。其中為公田,外八區(qū)為私田,八家均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治私事。從春秋時起,井田制日趨崩潰,逐漸被封建生產(chǎn)關系所取代。
2.泛指田地。
3.在采礦工程中,一個礦田可分為屬各個井(坑)開采的若干部分,每個部分稱為一個"井田"。
我國奴隸社會時期的土地制度。奴隸主為計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監(jiān)督奴隸勞動,把土地劃分成許多方塊,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1.遮蔽水井的亭子。
1.亦作"井鼃"。
2.井底之蛙。比喻見聞狹隘,目光短淺的人。《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鼃,"蛙"的古字。虛,所居之處。
1.見"井蛙"。
1.猶言井臼。硙,磨。
1.農(nóng)舍,村落。
1.謂井已浚治。比喻潔身自持。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