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字回旋排列的印章。方式有多種。最常見的,如古代雙名印,為使名字相連,避免拆散在左右兩側,從姓開始采用從右到左﹑從左到右(即逆時針的方向)排列,即在姓下加"印"字,作"姓印某某"。回文應讀作"姓某某印"。
1.向慕歸附。
1.猶響應。向,通"響"。
1.享國。謂帝王在位年數。向,通"享"。
1.后面;以后;往后。
1.歸服。
1.傍黑,天將黑。
面向火,即烤火只見那老軍在里面向火。
1.近口。沾唇;接觸口。
①副詞。一向;從來向來如此|向來心直口快|向來不吸煙。②原來失向來之煙霞。
1.將盡。
1.指含而不露。
1.以往的規則;慣例。
又稱外積”、叉積”。兩向量a與b的向量積是向量,用c=a×b表示。其長度等于以a、b為邊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圖中陰影部分),即|c|=|a×b|=|a|·|b|sinθ(0≤θ≤π);方向垂直于與,而且、、三向量成右手系(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手指分別表示)。
假使向令周密計劃,怎會陷于被動。
1.舊稱結伙攔路搶劫的強盜。因馬系鈴有聲,故稱。向,通"響"。
1.向陽。
2.引申為朝南。
3.天色微明;黎明。
1.傍晚。
1.往年。
1.即羅盤。因用以定方向,故名。
1.東漢高士向長字子平,隱居不仕,子女婚嫁既畢,遂漫游五岳名山,后不知所終。見《后漢書.逸民傳.向長》◇以"向平"為子女嫁娶既畢者之典。
1.見"向平之愿"。
《后漢書·向長傳》載東漢人向平隱居不愿做官,待子女婚嫁完畢,就出外游覽名山大川,不再顧問家里的事◇因稱子女的婚嫁之事為向平之愿”。
1.向慕追求。
1.先前;從前。
2.猶將來。
1.向使;如果。
1.猶今后,以后。
1.朝著太陽;面對太陽。
2.往日;從前。
1.謂植物滋長茂盛。
2.比喻事物興旺發達。
1.假如。
1.語出《莊子.秋水》"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若,海神◇因以"向若而嘆"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嘆不如。
1.謂犯上。
2.朝著高處,往上。
3.以上。表示數量超過某個基數,或程度超過某一標準。
4.上進。
5.猶前邊,上邊。指前文或前言所及。 6.向上攀。謂夠不上;不足。
計算機系列中,較低檔的計算機上的硬件或軟件可移植到較高檔的計算機上使用的性能。為滿足兼容性的要求,計算機在結構上的改進往往受到很大的約束,但向上兼容后,在更新計算機時可充分利用原有計算機的資源。
1.佛教禪宗謂不可思議的徹悟境界。
1.向往虛名而不求實際;注重傳聞而背離事實。
1.從前;昔時。
假使;假如向使能自戒(戒戒備)|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1.往事。
1.拂曉。
1.順遂,順從。
2.謂好的趨向。
3.歸順;投降。
4.偏向;偏袒。
1.原路。謂來時路。
1.復制古人書畫墨跡之法。將古字畫貼在窗戶上,用白紙覆在上面,就明處勾勒出原筆畫,再以濃墨填充。
1.朝外面。
2.以外;開外。
1.傍晚。
因敬仰羨慕而希望能得到或達到一心向往|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
1.向慕想望。
1.古亭名。地在今江蘇丹陽縣。
1.臨近中午。
1.先前之物;原物。
1.傍晚;薄暮。
1.底下。
2.朝下。
3.往后;往下面。表示動作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