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將盡。
1.見"詅癡符"。
1.夸炫貨物以求出售。
1.凋零﹐衰敗。
1.吐蕃官名。職位甚高。
1.零落﹐凋殘。
2.破碎﹐不完整。
1.零食﹐小吃。
1.折子戲。
1.雕零枯槁。
1.凋零萎謝。
1.表示沒有數量。由于阿拉伯數字中的"0"略呈蛋形﹐故稱‖詼諧意。
1.零零碎碎地﹑慢慢地用刀子割的方式。
1.深夜十二點。
1.凋零﹐凋謝。
①孤獨無靠的樣子孤苦零丁|母子零丁。②指尋人招貼寫了幾張零丁,叫拿去貼在街頭。
1.謂無依無靠﹐孤獨困苦。
1.南海零丁山下海面名。在廣東省中山市南珠江口外。
1.水開始凝結成冰的溫度。亦比喻空無所有。
1.飄零﹐淪落。
1.雨霧。
1.短工﹐臨時工。
2.做零工的人。
1.孤苦零丁。
1.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
1.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
1.零陵﹑桂陽兩郡的并稱。皆漢置﹐屬荊州。約當今湖南南部及廣東一部分。兩郡鄰接﹐古代常并稱。
1.零星的棉花。
2.零花錢。
1.殘破﹐圮毀。
1.零碎的工作或家務事。
1.整數以外的馀數。
機器、儀表以及各種設備的基本組成單元。它的制造過程一般不需用裝配工序。如螺釘、螺母、彈簧、軸等。電器、無線電工業中的某些零件(如電容、電阻、晶體管等)及手表工業中的某些零件(如寶石軸承、游絲、發條等)稱為元件”。
1.零落狼藉。
1.靈活輕松。
1.猶凜冽‘冷貌。
1.詞牌名。即《雨淋鈴》。
1.古地名。在今湖南寧遠東南。相傳舜帝葬于此。
1.香草名。
1.滴落。
2.象聲詞。形容聲音輕細圓潤。
1.猶玲瓏。空明通透貌。
1.降落的露水。《詩.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鄭玄箋﹕"零﹐落也。"南朝宋鮑照《代蒿里行》﹕"馳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清譚嗣同《公宴》詩﹕"華月流綺疏﹐置酒臨高臺。劍佩拂零露﹐冠蓋紛以來。"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宋張元干《沁園春》詞﹕"富貴浮云﹐身名零露﹐事事無心歸便歸。"一說﹐露珠。見高亨《詩經今注》。
1.散亂。
2.景物紛呈貌。
1.零落﹔淪落失意。
①(草木)凋落零落成泥碾作塵。②流落零落江南|零落人間。③敗落家事零落|零落的青春。④稀稀落落燈火零落|話聲零落。
1.零星出賣。
1.凋零和茂盛。
1.零碎而紛亂。
2.沒有大用的東西或零碎雜事。
1.猶言零七八碎。零碎而紛亂。
1.舊時仆人﹑茶房等正式工資以外的零碎收入。
2.零花的錢。
3.幣值小的錢。如角﹑分。
1.指以零零碎碎﹑斷斷續續的方式進行或處理。
1.小鳥名。色黑﹐正月旦日﹐為蜜蜂同行諸山﹐尋求安身之處﹐故也稱蜜母。
1.《詩.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后因以"零瀼"指霜重露濃等困擾征途之人的自然景象。
①分散;飄零故舊零散。②(-sǎn)零碎,不集中零散的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