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將布告﹑廣告﹑標語等粘在墻或板上。
1.攔阻控制。
1.獵取榮譽。
1.重要的人員或官員。
1.立盟;立約;約定。
2.指契約﹑盟約。
3.控制;約束。
4.邀約;邀請。
①盟約要約曰秦攻楚,齊、魏各出銳師以佐之。”②約束要約天下。
1.指農時重要的月令。
1.重要的準則。
1.來一趟。
2.常與"二來"﹑"三來"等連用,列舉理由或目的。
3.謂某種動作或情況的出現。
4.蒙語ire的音譯。"來了"之意。《華夷譯語》等作"亦列"。
1.說明概況的表格。
1.謂對各種事物不加區別或選擇;包攬一切。
勞苦一次或一段時間,可以永久得到安逸只有開山修渠,把龍江水引進山來,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1.指年高德劭之人。
2.泛稱老者。
3.指元老。
1.猶言一并;全部。
1.指各種農具。引申有務農之意。
1.同一準則。
2.一個道理。
3.同一地理區域。
4.溫習一次。
1.協力;合力。
2.一把氣力。指一人之力。
3.盡力;竭力。
4.獨力。
5.一個仆人。
1.方言。逐漸。
①同等;一律一例而論|內外一例|市價高下,所在一例。②一種體制、規則別立一例。③一個例證舉一例以明之|此為欲速不達”之一例。
1.一個緊接著一個。
1.方言。接連;繼續不斷。
1.律詩中相對的兩句稱"一聯"。亦指對聯的一幅。
2.猶一隊。
3.一連串。
1.一雙。量,通"緉"。
1.語本《朱子語類》卷八"有資質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須節節用工也。"原為對天資高的人的贊譽之辭,后亦以謂主要的事情了結,其他一切也跟著了結。
1.一片鱗甲。
2.指一尾魚。
1.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上.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于諷刺,亦有陳拾遺(陳子昂)一鱗半甲"此系以龍為意謂略有相似之處◇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鱗片甲"。
龍在天空駕云而行,時而露出一片鱗甲或半只腳爪。比喻所見事物僅為一小部分,并非全貌讀者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南明社會的一鱗半爪而已。
1.見"一鱗一爪"。
1.一頭麒麟。亦以喻一群人中之俊秀者。
1.指靈魂。
1.猶零頭。
1.表數量。用于衣甲﹑席﹑氈等,猶言一件﹑一張。
2.謂稍一領會。
1.一瞥;一轉。
2.猶一滑。
1.方言。形容行動迅速而連續。
1.一長串。
1.猶言一溜煙。
1.方言。猶言一樣,相同。
1.形容快速而流利。
1.方言。形容行路腳步不穩,東歪西斜。
1.見"一六兀剌"。
形容跑得很快他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
1.一遭;一遍。
1.方言。猶一伙。
1.一類;同一類。
2.第一等。
3.一個流派。
4.王莽時銀幣的一種單位。
1.表數量。用于線﹑麻﹑發﹑須等。
2.表數量。用于綹狀的景物。
1.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或聽不懂。
1.《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后用作典實。
1.喻時隱時顯,變化莫測。
1.喻二人相去懸殊。
1.一條道路。
2.引申為一種途徑。
3.沿途。
4.引申為謂事物在整個的進程中。
5.一類;同一類。 6.猶言一帶或一個方面。 7.一邊;一面。 8.一起。
1.形容旅途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