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或聽不懂。
1.見"賣豬仔"。
1.出賣君主。
2.貨物等的出售者。
1.謂出賣主人的利益以換取個人的榮華富貴。
1.喻人夸耀自己的身價。"字號",指店名招牌。
1.謂出賣收取地租的權利。
1.謂忘掉祖先。
1.耍嘴皮子。
2.指算命﹑卜卦﹑講課等依賴口才的營生。
1.見"賣嘴皮子"。
1.鼓唇弄舌。
1.猶言耍嘴皮子。
1.指飯館﹑茶館﹑娛樂場所等顧客上座的情況。
1.亦作"脈案"。
2.中醫處方前所寫明的病狀﹐脈象與用藥方法。猶病卡。
1.亦作"脈搏"。
2.動脈的搏動。心臟收縮時﹐由于輸出血液沖擊引起的動脈跳動。醫生可據以診斷疾病。
3.借喻一種動態或情勢。
1.指電流或電壓短暫的起伏變化。各種高頻脈沖廣泛用在無線電技術中。
2.指變化規律類似電脈沖的現象。如脈沖激光器。
1.指動脈的跳動。
2.機器或電流強度等像脈搏那樣地周期性運動或變化。
1.方向不變﹑強度隨時間周期性改變的電流。
1.亦作"脈發"。
2.春暖地溫回升﹐地下水蒸發﹐滋潤土壤使之冒起﹐為春耕的良時。
1.亦作"脈管"。
2.血管。
1.亦作"脈候"。
2.謂脈搏變化的情況。
1.中醫切脈部位名。
1.亦作"脈禮"。
2.診費的敬稱。
1.亦作"脈理"。
2.脈搏的狀態。
3.醫道;醫術。
4.至理。
5.泛指條理或紋理。亦指某種脈絡。
1.猶端緒。
1.亦作"脈絡"。
2.中醫謂人身的經絡。
3.山的主脈支脈﹐水的主流支流。
4.植物花﹑葉與昆蟲翅膀上血管狀的組織。
5.借喻文章的布局和條理。亦指學術的流派或思維的線索。
1.亦作"脈脈"。
2.同"眽眽"。凝視貌。
3.形容藏在內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達情意的意思。
4.猶默默。
5.連綿不斷貌。
1.亦作"脈脈含情"。
2.形容默默地用眼神表達情意。
1.亦作"脈脈相通"。
2.血管彼此相通。比喻關系密切。
1.亦作"脈門"。
2.即脈口。
1.亦作"脈起"。
2.脈發。
1.亦作"脈氣"。
2.指運行于經脈中之精氣﹐是整體生命功能的表現。
1.亦作"脈散"。
2.水道分流。猶如血脈分散﹐故名。
1.亦作"脈色"。
2.脈象。
1.即醫書。記錄診脈方法的圖書。
1.亦作"脈望"。
2.傳說蠹魚所化之物。
1.亦作"脈息"。
2.中醫切脈以呼吸為準則﹐因稱脈搏為"脈息"。
1.中醫學名詞。指脈搏的形象與動態﹐為中醫辨證的依據之一。一般分為浮﹑沉﹑遲﹑數四大類。晉王叔和《脈經》細分為二十四脈﹐明李時珍《瀕湖脈學》增為二十七脈﹐明李中梓《診家正眼》增為二十八脈。
1.診脈之學。指醫學。
1.面大貌。
2.糊涂而馬虎。
1.見"姏姆"。
1.亦作"姏母"。
2.乳媼;老年仆婦。
1.謂設法使之放棄其主張。
1.謂忘情而安靜。
1.兇橫粗野。
1.西南少數民族用以驅使牲畜的用具。
1.古代指我國南方從事海上貿易的船舶。包括外國商船。
1.猶蠻夷。僰﹐古西南夷名﹐今云南貴州尚有其種族。
1.蠻橫﹐不講道理。
1.猶言滿不在乎。不放在心上;不當一回事。
1.舊指南方少數民族所織的布。
1.古代果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