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驚恐。
1.即荷花。
1.藕色。
1.藕的兩段相接處,色黑,有須根,可入藥。
1.方言。蜂窩煤。
1.淺灰而微紅的顏色。
1.蓮藕折斷后,藕絲仍相連續,因以喻情意綿綿。
2.彩色名。純白色。
1.同心。
1.古錢名。
1.鬧情緒,生氣。
1.使人生氣﹑不愉快。
1.水泡,浮沫。喻瑣屑的事務。
1.用來漚肥﹑蓄肥的小坑。
1.雨滴著水時泛起的水泡。
1.即浮漚釘。
1.將作物的稈﹑野草﹑綠肥﹑廄肥﹑垃圾﹑人糞尿﹑河泥等放在坑內,和水浸泡,經分解作用后,制成肥料。
1.將人畜糞便漚制發酵。
1.水浸茅草使柔韌。
1.潮濕的存物之處。
1.用牛榔木漚制成的餅。
1.即鷗鷺。漚,通"鷗"。
1.將麻莖或已剝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發酵,達到部分脫膠的目的。
2.《晉書.石勒載記下》"勒令武鄉耆舊赴襄國。既至,勒親與鄉老齒坐歡飲,語及平生。初,勒與李陽鄰居,歲常爭麻池,迭相驅擊。至是,謂父老曰'李陽,壯士也,何以不來?漚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寧讎匹夫乎!'乃使召陽。既至,勒與酣謔,引陽臂笑曰'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因賜甲第一區,拜參軍都尉。"后因以為爭斗之典。
1.漚麻的水池◇趙國主石勒未貴時,曾與李陽爭漚麻池,舊址在今山西省榆社縣。
1.泡影般的夢。
1.見"漚珠槿艷"。
1.即鷗鳥。漚,通"鷗"。
1.水泡。
2.喻虛幻不實。
1.果實名。
1.火氣悶在心里。
1.一種潤膚的香脂。
1.嘔吐腹瀉。
1.長時間地浸泡并覆以泥,使之腐爛。
1.香氣濃郁。
1.比喻短暫的幻景。漚珠,水泡。槿,木槿花,鮮艷而易凋謝。
1.亦作"漚苧"。
2.漚麻。
1.見"漚纻"。
1.一種潤膚的油脂香蜜。
1.方言。躺倒;不能動彈。
1.矮小的凳子。
1.方言。謂因勞累或慪氣等在家躺倒﹑睡倒。或指物體損壞不能使用。
1.趴伏下。
2.倒下。
1.象聲詞。
1.象聲詞。物體落地或撞擊的聲音。
1.見"啪嗒"。
1.亦作"啪搭"。
2.象聲詞。物體落地或撞擊的聲音。
1.象聲詞。器物碰碎聲。
1.象聲詞。器物爆裂聲。
1.象聲詞。物體落地或撞擊聲。
1.花。
1.花卉。
1.多而散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