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親熱地靠著;緊挨著。
1.猶迅速。
2.鄙陋貌。
3.疏遠貌。
1.指利用數與數之間的特殊關系進行較快的加減乘除運算。這種運算方法稱為速算法。
1.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譯。今譯作蘇丹,意為君主或統治者。伊斯蘭教國家或地區的統治者廣泛使用這一稱號。
1.迅速消滅。
1.請帖。
1.猶捷徑。
1.招致喜慶之事。
1.一種香木。即黃熟香。
1.謂產品銷售得快。
1.見"速效"。
1.亦作"速効"。
2.指短期內很快就取得的成效。
含有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肥料。因其含總有效成分高達60%~70%以上,肥效顯著快速而得名。多用作追肥。
①繪畫術語。用簡練的線條在短時間內扼要地畫出人和物體的動態或靜態形象。一般用于創作的素材。②一種篇幅短小、文筆簡練生動,扼要描寫生活中有意義的事物或人物的情況的文體。也指用概括有力的筆墨描寫人物或生活場景的表現手法。
1.亦作"速寫圖"。
2.素描的一種。
1.見"速寫畫"。
1.《禮記.檀弓上》"昔者夫子居于宋,見桓司馬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本謂迅速腐朽,后用以指薄葬。
2.迅速腐朽;很快磨滅。
1.急整行裝。
1.瑟縮。畏縮貌。
1.植物名。產于嶺南。果實外殼稱縮砂,仁稱蕑。新鮮者稱縮砂蕑,干者稱砂仁。入中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縮砂蕑》。
1.形容吃驚得說不出話。
1.蜷縮身體;退轉身子。
1.袖手;停手。
1.因寒冷而四肢不舒展的樣子。
2.形容做事顧慮多,不敢放手。
1.畏懼無言貌。
1.縮減水流。
2.指新的織物或衣服等浸水之后縮短長度。
1.收藏;斂縮。
2.畏縮貌;恭謹貌。
3.羞愧貌。
1.畏縮小心的樣子。
1.畏縮而不敢出頭。
2.以竹之根節部分為端所作之笞,舊時用為刑具。
1.見"縮項鳊"。
1.見"縮頭縮腦"。
1.形容畏縮。
1.詈詞。比喻畏事者或妻女不貞但畏于管教羞于見人者。
1.猶縮影。
1.縮回退卻。
1.《詩.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傳"昔者顏叔子獨處于室,鄰之厘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至,顏叔子納之而使執燭,放乎旦而蒸盡,縮屋而繼之。"后因以"縮屋稱貞"頌揚對危難中的婦女不加侵侮的美德。
1.古代的一種煉金術,燒煉錫一類金屬。
1.恐懼貌。
1.亦稱"縮頸鳊"。亦稱"縮頭鳊"。
2.魚名。以肥美著名。
1.即縮項鳊。
1.由大變小。
1.使用拼音文字的語言中,對于常用的詞組(多為專名)以及少數常用的詞所采用的簡便的寫法。
2.把原來的著作加以改寫,使之減少篇幅。亦用于比喻。
1.行動遲緩貌;退縮不前貌。
1.見"縮衣節食"。
1.謂省吃省穿,生活節儉。
1.見"縮衣節食"。
1.舊時方士稱有縮銀法,謂能將鉛汞去除雜質,縮小體積,點化為白銀。亦比喻保存精華,化繁為簡。
1.把書畫﹑文件等用臨摹﹑照相等方法復制成縮小了的印刷版本。
2.用作比喻。
1.即縮略語。詳"縮略語"。
1.濾酒去渣。
1.猶蹙額。不愉快﹑不舒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