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沉沒。
2.
動詞
沒落;陷入(不利的境地)。
3.
名詞
水上的波紋。
1.
水的小波紋。亦謂水起小波紋,或使起波紋。
1.出自《文選·謝莊〈月賦〉》聲林虛籟,淪池滅波。
2.出自《何處故鄉思》詩何處故鄉思?風淪歷城水。
3.出自《死水》詩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2.
相率。參見“淪胥”。
1.出自《跋酸齋詩文》余讀至《送弟之永州序》,懇款教告,五七言詩,長短句,情景淪至。
3.
陷入;沉淪。
1.出自《莊子·秋水》無南無北,奭然四解,淪於不測。
2.出自《雜體詩·效左思詠史》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
3.出自《感興》詩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
4.出自《默觚下·治篇五》濟汳莫辨源流,碣石淪於渤澥。
5.出自《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無論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決,或者墮入神秘,淪于頹唐,而其主流還是一個:為人生。
4.
亡失。參見“淪喪”。
1.出自《論衡·死偽》秦時三山亡,周末九鼎淪,必以亡者為神,三山、九鼎有知也。
2.出自《文心雕龍·銘箴》然矢言之道蓋闕,庸器之制久淪。
3.出自《諸葛武侯》詩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5.
降落;墜落。
1.出自《楚辭·遠游》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2.出自《魏書·田益宗傳》然霜葉將淪,非勁飚無以速其籜。
3.出自《秋心》詩新知觸眼春云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6.
進入;滲入。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淪天門。
2.出自《漢書·鄒陽傳》德淪於骨髓,恩加於無窮。
7.
古水名。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荊山〕又東五十五里,曰宣山。淪水出焉,東南流注於視水。
1.烈火。
1.謂欺壓作踐(他人)。
1.末世﹐衰微之世。
1.超越﹔高出其上。
1.凌駕﹔超越。
1.跨越。
2.欺凌。
1.僭越﹐超越本分。
1.超越制度規定之范圍。
1.欺辱踐踏。
1.小心謹慎。
1.強勁鋒利。
1.高大的丘陵。
2.陵寢。
1.爭競﹐不肯相讓。
2.欺罔主上﹐躁于進身。
3.戒懼貌。小心謹慎貌。
1.窘迫。
1.居于高地。
1.積聚如山。形容多。
1.戰栗。
1.跨越﹔橫越。
1.凌空。高入天際。
1.驕傲自夸。
1.跨越﹔凌駕。
2.侵越。
1.侵凌欺騙。
1.即鯪鯉。穿山甲。
1.謂星辰超越本來軌道而進入他星軌道﹐常指日月蝕現象。
1.超越﹐凌駕于……之上。
2.蜿蜒貌。
3.咄咄逼人貌。
4.氣勢猛烈。
1.欺壓﹐欺蔑。
2.凌駕﹐超越。
1.欺壓。
1.欺凌踐踏。獵﹐通"躐"。
2.逾越次序﹔平步青云。獵﹐通"躐"。
1.超越等次。
1.高下相凌。謂相頡頏﹐比個你高我低。
1.守護天子陵墓的長官。
1.陵墓旁守陵用的簡陋小屋。
1.山陵與平地。
1.攀越山巒。
2.丘陵峰巒。
1.雜亂無次序。
1.昆蟲名。蝸牛的別名。
1.謂越級擢升。
2.超越。
1.欺凌輕慢。
1.冒犯﹐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
1.山名。
2.指墓地陵寢的大門。
1.傲不為禮﹐輕慢。
祖墓和宗廟職奉陵廟|拜謁陵廟。
1.凌侮蔑視。
1.輕慢。
1.王陵為漢將。項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漢使來﹐陵母見之﹐謂曰﹕愿告吾兒﹐漢王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烹陵母◇陵卒從漢王定天下﹐封為安國侯。事見《漢書.王陵傳》。
1.《漢書.王陵傳》﹕"王陵﹐沛人也……聚黨數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及漢王之還擊項籍﹐陵乃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王長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陵卒從劉邦定天下◇因以"陵母知興"為識大局知興亡的典故。
1.即陵樹。
1.指帝王諸侯的墳墓。現多指領袖或先烈的墳地。亦泛指墳墓。
1.欺壓凌辱。
1.欺凌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