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指茯苓。
2.
名詞
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
3.
名詞
(Líng)姓。
1.
藥草名。茯苓、豬苓皆簡稱苓。茯苓是寄生于松樹根下的一種菌類植物。豬苓是楓樹苓,生于楓根下的一種植物。二者均可入藥。
1.出自《淮南子·說山》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2.
草名。即苓耳。參見“苓耳”。
1.出自《爾雅·釋草》卷耳,苓耳。
2.出自《詩·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3.
香草名。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愍吾累之眾芬兮,飏燁燁之芳苓。
4.
通“蘦”。草名。大苦。
1.出自《詩·唐風·采苓》采苓采苓,首陽之巔。
5.
通“零”。零落。
1.出自《管子·宙合》明乃哲,哲乃明,奮乃苓,明哲乃大行。
2.出自《鹖冠子·能天》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苓巒堙溪,橐木降風是也。
3.出自《衡州西禪寺碑》經(jīng)函雨剝,貝樹風苓。
6.
通“軨”。車前闌也。
1.出自《禮記·少儀》幦,覆苓也。
2.出自《諸子平議·揚子法言一》苓當讀為軨。《說文·竹部》:“軨,車軨也。”《釋名·釋車》曰:“軨,橫在車前,織竹作之,孔苓苓也。”
7.
通“零”。豬屎。參見“苓通”。
1.出自《登小茅峰》詩物外真游來幾席,人間榮愿付苓通。
1.嚴厲的刑法。
1.指嚴密防守之地。
2.嚴密防范。
1.形容霰雪密盛。
1.寒風。
黃梅戲演員。安徽桐城人。女。十三歲學藝,演花旦。吸收昆劇、京劇、話劇等的表演藝術,豐富黃梅戲的表演和音樂。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樸實流暢。擅演《打豬草》、《天仙配》、《女駙馬》等劇。曾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副團長。
1.尊敬父親。
2.父親。舊謂父嚴母慈,故多稱父為"嚴父"。
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福建侯官(今閩侯)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yè),留學英國。曾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甲午戰(zhàn)爭后,發(fā)表《論世變之亟》、《救亡決論》等文,主張學習西方,維新變法。又譯《天演論》,以進化論觀點,號召國人救亡圖存。翻譯西方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邏輯學著作,首創(chuàng)信、達、雅”的翻譯標準。辛亥革命后,思想趨于保守。著譯編為《侯官嚴氏叢刊》、《嚴譯名著叢刊》。
1.整飭而干練。
1.見"嚴合"。
嚴肅而認真,用于執(zhí)行制度或掌握標準時嚴格要求|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定。
1.警夜行的更鼓。
1.古代高麗臣民對其君主的私下稱呼。
1.亦作"嚴龔"。
2.莊嚴恭敬。
1.見"嚴恭"。
1.指婆婆,丈夫的母親。
1.謂極為古奧。
1.急鼓,急促的鼓聲。
2.指戰(zhàn)鼓。
3.擊戒嚴鼓。
4.指戒嚴的鼓聲。
1.嚴密牢固;嚴密鞏固。
1.險要的關門;險要的關隘。
1.謂殘酷逼害。
1.嚴厲強悍。
1.亦作"嚴閣"。
2.高閣。指皇宮或中央官署。
1.嚴謹明察。
2.嚴厲苛察。
1.猶儼然。莊重貌。
1.謂整齊明亮。
1.嚴格查問。
1.嚴厲躁急;嚴厲急迫。
2.猶嚴酷。
3.猶危急,緊急。
1.謂嚴格管理。
1.指牢獄。古時于牢獄四周布棘,故稱。
1.苛嚴而猜忌。
1.家規(guī)嚴厲的人家。
1.形容拘謹?shù)臅L格。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1.整備車馬。
1.期限嚴格的假期。
1.熾熱。
1.猶炎嶠。指嶺南地區(qū)。
1.南方的湖泊。一說特指洞庭湖。
1.指南方炎熱荒遠之地。
1.指炎帝神農(nóng)氏。
1.炎帝神農(nóng)氏與黃帝軒轅氏的并稱。為我國古史傳說時代的兩個帝王◇世常稱"炎黃"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1.亦作"炎輝"。
2.炎熱的陽光。
3.指光輝。
1.鮮艷的花草。
1.烈火。
2.傳說中的火焰山。
1.指漢朝年代。
1.炎熱的五嶺地區(qū)。
1.夏季。
1.指火德;火的本性。
2.指太陽。
3.指應火運而興的王朝。
1.猶火井。
1.炎熱的日光。
1.暑氣充溢的門戶。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