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同一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相連接的部分。
2.
名詞
物體表面上的條狀突起部分。
3.
動詞
(北京話)用棍棒打。
1.
有四角的木。
1.出自《一切經音義》木四方為棱,八棱為柧。
2.出自《后漢書·班固傳上》設璧門之鳳闕,上柧棱而棲金雀。
2.
物體的棱角。
1.出自《秋懷詩》清曉卷書坐,南山見高棱。
2.出自《彷徨·高老夫子》有一回竟跌下樹來磕破了頭……至今眉棱上還帶著一個永不消滅的尖劈形的瘢痕。
3.出自《地板》你三嫂穿鞋從新穿到舊,底棱上也不準有一點黑。
3.
物體上呈條狀凸起的部分。
1.出自《山洪》每個人都在顫抖著牙齒;牙關咬的起了棱,勃露在耳根和腮巴上。
2.出自如:搓板的棱兒。
4.
將物體的邊角放于另一物之上。
1.出自《北伐途次》城下的兵士問他們為什么不開城,他們把手棱在頸子上,表示他們的長官要砍他們的腦袋子。
5.
威勢。
1.出自《后漢書·班固傳下》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2.出自《金戈鐵馬少年時》棄疾轉過身,目光有棱,冷笑著。
6.
嚴厲。
1.出自《后漢書·王允傳》允性剛棱疾惡,初懼董卓豺狼,故折節圖之。
7.
見“棱棱”。寒冷貌。
1.出自《蕪城賦》棱棱霜氣,蔌蔌風威。
2.出自《雷庵行》東方風云日漸惡,棱棱秋氣滿林壑。
3.出自《古劍篇贈人》棱棱匣中劍,揮手落秋雪。
8.
見“棱棱”。形容人消瘦骨立。
1.出自《日出》他的長袍已經沒有了,上身只是一件藏青破棉襖,領扣敞著,露出棱棱幾根頸骨。
2.出自《糧秣主任》我望著這瘦骨棱棱的老漢,他不多說話,靜靜的望著我,嘴角上似乎掛著一點似笑非笑的神氣。
3.出自《贈送致仕郎中》詩鶴立瘦棱棱,髭長白似銀。
4.出自《隱居通議·詩歌六》“病骨棱棱瘦欲飛,業根猶隳愛梅非……”此陳伯西詠梅絕筆也。
9.
見“棱棱”。形容山石突兀、重疊。
1.出自《江上》詩棱棱千峰電擲眼,還我匡廬心所親。
2.出自《故事新編·補天》大波不過高如從前的山,像是陸地的處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3.出自《櫻花》這烈火就在這碧海、這大地、這棱棱山谷、這漠漠森林。
10.
見“棱棱”。威嚴方正貌。
1.出自《送岳季方還京》詩君歸復喜登臺閣,風裁棱棱尚如昨。
2.出自《長安客話·狄劉祠》新安程敏政有謁新祠詩:“……權奸擾擾悲桑海,風節棱棱重斗山。”
11.
見“棱棱”。嚴寒貌。
1.出自《文選·鮑照〈蕪城賦〉》棱棱霜氣,蔌蔌風威。
2.出自《大梁途中作》詩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3.出自《孤劍詠》清霜棱棱風入骨,殘月耿耿燈映壁。
1.阿諛逢迎。
1.諂笑。
1.奉承贊美。
1.亦作"?媚"。
2.奉承獻媚。
1.唐李商隱《劉叉》﹕"后以爭語不能下諸公﹐因持愈(韓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韓愈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辭◇謂為人作墓志而稱譽不實為"諛墓"。
1.奉承獻媚。
2.指奉承獻媚的人。
1.諂諛巧偽。
1.諂媚的儒生。
1.指巧言諂諛之人。
1.對人有溢美之辭的史傳。
1.奉承阿順。
1.同"諛悅"。
1.阿諛贊頌。
1.順耳之說。
1.阿諛奉承的行為。
1.說奉承話。
2.諂媚的話。
1.猶俳優。
1.諂媚的話﹐奉承話。
1.諂媚討好。
1.夸贊。
《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馀勇。”《隋書·宇文慶傳》卿之馀勇,可以賈人也。”后因以馀勇可賈”謂有未盡的勇氣和力量可以發揮作用。
1.舊時開辦漁行或出租漁船﹑漁具以剝削﹑欺壓漁民的惡霸。
1.唱漁歌時的一種伴奏樂器。以繩串連的兩塊竹板。
1.亦作"漁?"。
2.搖漁船的槳。借指漁船。
1.老漁人。
1.猶漁滬。
1.捕撈。
1.捕撈采集。
1.近海可捕魚的區域。
1.漁具。頭上有尖刺,用來刺魚。
1.即漁槎。
1.漁筏。也指簡陋的漁船。
1.漁業產品。
1.漁人唱的歌。
漁業上從事捕撈生產以及為捕撈生產服務的加工運輸、調查研究、教學實習、行政監督等專用船舶的統稱。從事捕撈生產的船舶,按漁具和捕魚方法,可分為拖網漁船、圍網漁船、流網漁船、定置網漁船、釣船等,以及配合聲、光、電、魚泵等的特殊漁船(如捕鯨和海獸的獵捕船)等。
1.漁民聚居的村莊。
1.即漁舠。
1.一種刀形的小漁船。
1.漁船上的燈火。
1.漁燈。
1.漁人的笛聲。
1.園丁。
2.圍以籬笆或有圍墻的土地。可種蔬菜﹑花木等。
3.舊謂劇院。
1.見"沅芷澧蘭"。
長江中游支流,屬洞庭湖水系。源出貴州東南云霧山。長1033千米。通航里程長,在長江支流中僅次于漢水。水能較豐富,下游建有五強溪水電站。
1.傳說中產于沅江流域的異龜。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負》"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j甲九肋者,蓋稀矣。"因以"沅江九肋"喻稀少或難得的人才。
1.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戰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
1.《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內有芬芳之蘭,異于眾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兩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1.見"沅芷澧蘭"。
1.謂摩挲把玩,久而致器物棱角圓滑。
1.咸鴨蛋。用杬皮汁腌制,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