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軍中用作防守的墻壁或工事。
2.
動詞
用磚、石、土塊等砌或筑。
3.
名詞
棒球、壘球運動的守方據(jù)點。
1.
亦作“蘲”。
2.
軍壁,陣地上的防御工事。
1.出自《禮記·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
2.出自《孫臏兵法·陳忌問壘》車者,所以當壘也。
3.出自《不寐》詩多壘滿山谷,桃源無處求。
4.出自《東方》整個坑道就像加了鋼筋的水泥一般,又構(gòu)成了頑強的戰(zhàn)壘。
3.
堆砌。
1.出自《墨子·備穴》斬艾與柴長尺,乃置窯灶中,先壘窯壁,迎穴為連。
2.出自《朱砂擔》店小二云:“這堵墻是雨水大淋倒了。”邦老云:“怎么不壘起來?”
3.出自《艷陽天》柜臺也是新壘的,上邊抹著一層又光又平的白灰。
4.
山岳;土堆。
1.出自《潛夫論·浮侈》今按鄗畢之郊,文武之陵,南城之壘,曾析之冢,周公非不忠也,曾子非不孝也。
2.出自《抱樸子·吳失》郊埸多壘,嘉生不遂,夫豈他哉?
5.
豎立。
1.出自《萬丈潭》詩高蘿成帷幄,寒木壘旌旆。
6.
巢;窩。
1.出自《紗窗恨》詞新春燕子還來至,一雙飛,壘巢泥濕時時墜。
2.出自《生查子》詞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
7.
星座名。即壘壁陣。
1.出自《史記·天官書》其南有眾星,曰羽林天軍,軍西為壘,或曰鉞。
8.
姓。《后趙錄》有壘澄,本姓裴。見《廣韻·上旨》。
1.出自《廣韻?旨韻》壘,姓。《后趙錄》有壘澄,本來姓裴氏。
9.
指軍營。
1.出自《辯亡論上》﹝劉備﹞結(jié)壘千里,志報關(guān)羽之敗,圖收湘西之地。
2.出自《花月痕》包起連忙趕來助戰(zhàn),到了賊壘,擂鼓搖旗,自后面逾濠撲入。
10.
磚坯。
1.出自《說文·厽部》壘,墼也。
1.蘭,香草;蕕,臭草。多用以喻良莠﹑賢愚﹑美丑等。
1.好友與親戚。
1.古代的一種輕便車。
1.蘭和玉。
2.芝蘭玉樹。比喻佳子弟。
1.指農(nóng)歷七月。
1.長蘭草的沼澤。
2.用蘭浸制的潤發(fā)香油。
1.生男孩的預(yù)兆。
1.蘭舟。
1.蘭草與靈芝。
2.比喻高雅的情趣。
3.喻佳子弟。
1.蘭草與白芷。皆香草。
1.蘭與蕙。皆香草。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zhì)。
中國的綜合性大學。校址在蘭州。創(chuàng)辦于1909年,初名法政學堂◇校名幾經(jīng)變更,1946年改現(xiàn)名。設(shè)有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生物學、大氣科學、地質(zhì)學等系。
1.木蘭舟。亦用為小舟的美稱。
1.渚的美稱。
2.渚名。在浙江省紹興市西南。《明一統(tǒng)志》謂,蘭渚在紹興府南二十五里,即晉王羲之曲水賦詩處。《蘭亭集序》所謂"清流激湍,映帶左右",至今猶然。
1.線香的美稱。
1.以技妄游者。即指走江湖的人。蘭,通"闌",妄。
1.猶嵐光。
1.蒼翠色的山霧。
1.山間云霧。
1.霧氣繚繞的山峰。
1.山間霧氣經(jīng)日光照射而發(fā)出的光彩。
1.山名。
1.山中霧氣。
2.指瘴氣。
1.山中霧氣。
1.猶嵐峰。
山間霧氣。
1.山林間的瘴氣。
1.插入其他情由﹐把原來的事情岔開。
2.呈請官府準許自行調(diào)解案件的狀子。
1.攔阻。
攔擋行人、車輛等的橫桿或橫木,多設(shè)在與鐵路交叉的公路口。
1.謂撤回訴狀。
1.方言。猶言扛長工。
1.當關(guān)。極言膂力無窮。
2.指雙臂。
攔截河水的建筑物,多筑在河身狹窄、地基堅實的地方。
1.中途阻攔。
1.攔截洪水。
1.遮攔保護。
攔住并襲擊~敵人。
1.遮攔皇帝的鑾駕。
1.擁塞街道。
中途阻擋,不讓通過~洪水 ㄧ~歹徒。
1.阻止。
1.宋代婚俗。
1.攔門時喝的棕之酒。
1.勸阻。
1.攔截水流的堤壩。
1.于途中設(shè)卡征稅。
1.攔路索取。
1.宋代以后承管稅務(wù)等事的役吏。
2.當頭﹐迎頭。
3.看守船頭的人。
排球隊員攔阻球網(wǎng)上方對方打過來的球。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