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勞動,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
2.
動詞
耗費;煩勞(請別人做事所用的客氣話)。
3.
形容詞
勞苦;疲勞。
4.
名詞
功績;功勛。
5.
動詞
慰勞,用言語或實物慰問。
6.
動詞
使勞苦;使疲勞。
7.
名詞
(Láo)姓。
8.
名詞
指勞動者;雇員。
1.
操勞;勞動。
1.出自《書·金縢》昔公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3.出自又如: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2.
疲勞;勞苦。
1.出自《易·系辭上》子曰:“勞而不伐。”
2.出自《論衡·感虛》舍一事之易,為五事之難,何天之不憚勞也?
3.出自《洛陽伽藍記·聞義里》王常停境上,終日不歸;師老民勞,百姓嗟怨。
4.出自《書信集·致羅清楨》木刻實在非手印不可,但很勞。
3.
憂愁;愁苦。
1.出自《詩·邶風·燕燕》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2.出自《禮記·孔子閑居》微諫不倦,勞而不怨。
3.出自《送羅侍御歸西臺》詩此舉關風化,誰云別恨勞。
4.
功勞;功績。
1.出自《書·盤庚上》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
2.出自《國語·吳語》吳王夫差既退于黃池,乃使王孫茍告勞于周。
3.出自《新唐書·劉幽求傳》幽求自謂有勞于國,在諸臣右,意望未滿。
4.出自《咨目一》有過則罷歸宮邸,有勞則優與遷秩。
5.
煩勞;麻煩。
1.出自《答孟侍御早朝見寄》詩疏懶勞相問,登山有舊梯。
2.出自《比目魚·竊發》猛虎助奇威,聽軍前驅使,不勞呼喚,擺隊行,百里如魚貫。
3.出自《家》勞各位等了許久,兄弟非常抱歉。
6.
頻繁;繁多。
1.出自《上元》詩風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闌送目勞。
2.出自《乞制置三司條制》省勞費,去重斂,寬農民,庶幾國用可足,民財不匱矣。
7.
病名。中醫謂積漸而成的慢性疾患,如五勞、六極等。
1.出自《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疳證》大人為勞小兒疳,乳食傷脾是病原。
8.
通“撈”。奪取。
1.出自《管子·小匡》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勞,則牛馬育。
2.出自《讀書雜志·管子二》勞,讀為撈。《方言》曰:“撈,取也。”古無撈字,借勞為之。《齊語》作“犧牲不略,則牛羊遂”。韋注曰:“略,奪也。”略與勞一聲之轉,皆謂奪取也。
9.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勞氏,其先居東海勞山,因氏焉。望出松陽。
10.
指勞動者;勞動力。
1.出自如:勞資關系;勞多田少。
11.
病名。通“癆”。肺結核。
1.出自《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經閉》經閉久嗽成勞。
1.考慮裁決。
1.酌情處理。
1.見"酌斟"。
1.謂以酒祭奠。
1.斟酌情況而后決定。
1.酌量;度量。
1.斟酌決定。
1.酌酒。觥,酒器。
1.估計。
1.見"酌古斟今"。
1.謂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1.謂擇古之善者以為治今的借鑒。
1.謂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1.見"酌古準今"。
1.以蠡酌海。喻見識短淺。
1.謂擇取其善,順而行之。
1.見"酌核"。
1.猶言酌盈劑虛。
1.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極言飲宴的奢侈豪華。
1.斟酌事理。
1.酌酒。
1.本指計量酒米,后泛指斟酌估量。
1.謂飲薄酒。
1.斟酌情形而擬訂。
1.斟酌情況。
1.挹取,舀取。
2.斟酌采取。
1.見"酌貪泉"。
1.鮮明突出貌。
1.斟酌商量。
1.古禮,指酌酒于樽中的規定數量。
1.用"酌貪泉"之典。謂磨礪節操。
2.《隋書.循吏傳.趙軌》"征軌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揮涕曰'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公清若水,請酌一杯水奉餞。'軌受而飲之。"故《隋書.循吏傳論》曰"趙軌秩滿,酌水餞離,清矣!"后遂用"酌水"表示對居官清廉者的贊語。
1.飲水要明白它的來源。比喻不忘本。
1.酌酒。兕,兕觥,飲酒器。
1.酌情減損。《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孔穎達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
1.見"酌貪泉"。
1.《晉書.良吏傳.吳隱之》"朝廷欲革嶺南之弊,虜中,以隱之為竹驤將軍﹑廣州刺史﹑假節,領平越中朗將。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干魚而已,帷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使不易。"后以"酌貪泉"謂磨礪節操。
1.猶言飲美酒。霞,流霞,喻美酒。
1.謂酌酒獻客。
2.謂設樂供神。
1.酌酒。言,助詞。
1.斟酌商議。
1.謂以有馀調劑不足。
1.見"酌盈劑虛"。
1.謂酌酒。羽,羽觴之省,代指酒。
1.亦作"酌醝"。酌酒。
2.考慮事情或行文等是否妥當和可行。
1.折中;適中。
1.謂禽鳥幼雛破殼而出。
1.一種形狀似鎬的農具。
1.鳥綱,啄花鳥科各種類的通稱。為羽色鮮麗﹑體態纖小的鳴禽。嘴短,略呈三角形,靠近前端的嚙緣具細形鋸齒,常回飛覓食于花叢之間,有助于傳粉,被視為農村益鳥﹐在我國僅分布于西南部和南部。
1.即啄木鳥。
啄木鳥科鳥類的通稱。樹棲攀禽。雙足稍短,兩趾向前,兩趾向后,爪彎曲銳利。尾羽軸粗硬,攀緣時能支撐身體。嘴強直如鑿,能啄開樹皮,用舌鉤食隱居害蟲。中國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