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食于人。
1.出自《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膳用六牲。
2.出自《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長老將缸內所積飯乾,浸軟蒸而饋之。
2.
指進食。
1.出自《左傳·哀公六年》僖子使子士之母養之,與饋者皆入。
2.出自《荀子·正論》曼而饋。
3.出自《生活之一頁·香港死了!》太太一人留在香港,一定不能安心,她將因等待我平安脫險的消息而寢饋不寧。
3.
指飲食之事。
1.出自《易·家人》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2.出自《儀禮·既夕禮》燕養饋羞,湯沐之饌,如他日。
4.
食物。
1.出自《詩·小雅·伐木》於粲灑埽,陳饋八簋。
2.出自《管子·弟子職》先生將食,弟子饌饋。
5.
指烹調。參見“饋膳”、“饋爨”。
1.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下·室利佛逝》又有獸,類野豕,角如山羊,名曰雩,肉味美,以饋膳。
2.出自《亡姊王夫人墓志銘》惟夫人幼而敏,四歲而知絲纊,十歲而知饋膳,父母以為能。
3.出自《明故封征仕郎中書舍人劉公墓志銘》〔太孺人〕明淑精女藝,及歸公,躬執饋爨,尤虔祀事。
6.
贈送。
1.出自《論語·鄉黨》康子饋藥,拜而受之。
2.出自《南溪始泛》詩饋我籠中瓜,勸我此淹留。
3.出自《重論文齋筆錄》一日有饋生魚者,公命畜之池。
7.
輸送糧食等。參見“饋糧”。
1.出自《論積貯疏》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
2.出自《上攻守二策狀》久戍則軍情以殆,遠饋則民力將竭。
8.
猶周濟。
1.出自《寒月吟》自我慈母死,誰饋此翁貧。
9.
引申指付錢。
1.出自《蘇聯紀行·六月二十五日》吃了兩片面包,一小碟黃油,一小碟黑魚子,兩杯紅茶。外交官給我饋了,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10.
祭祀。
1.出自《文選·王僧達〈祭顏光祿文〉》以此忍哀,敬陳尊饋。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