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估量;揣摩。
2.
名詞
道理,準則。
3.
動詞
管理;掌管。
4.
名詞
事務;政事。
5.
名詞
古代稱宰相,后指相當于宰相的官。
1.
亦作“楑”。
2.
道理;準則。
1.出自《孟子·離婁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2.出自《隋書·高祖紀》湯代於夏,武革於殷,干戈揖讓,雖復異揆,應天順人,其道靡異。
3.出自《蕙風詞話》詞雖小道,可以窺顯晦之故。古今同揆,感慨系之矣。
3.
事務;政事。
1.出自《書·舜典》納于百揆,百揆時敘。
2.出自《后漢書·張衡傳》親履艱難者知下情,備經險易者達物偽。故能一貫萬機,靡所疑惑,百揆允當,庶績咸熙。
4.
管理;掌管。
1.出自《左傳·文公十八年》﹝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
5.
滅;破。
1.出自《楚辭·天問》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6.
度量;揣度。
1.出自《詩·鄘風·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2.出自《漢書·董仲舒傳》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
3.出自《寓簡》然則深文好殺,陷人於死者,揆諸天理,可不畏哉!
4.出自《古屋》他坐了一個相當久的時間。揆其初意,好像來作自己行動的解釋。
5.出自《為南承嗣請從軍狀》臣竊不自揆,思竭忠誠。
7.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當于宰相之職。
1.出自《晉書·禮志上》桓溫居揆,政由己出。
2.出自《老學庵筆記》久之,道弼出典藩西,而沈守約、萬俟元忠并拜左右揆。
3.出自《民國通俗演義》宣統帝仍然遜位。黎黃陂也情愿辭職。馮河間由南而北,代任總統。段居首揆。
1.竹的一種。
短篇小說。魯彥作。1924年發表。小說中的我”在長沙街口看到一青年被軍閥斬首,周圍市民卻以看殺頭為樂。接著,小說又轉到我”買柚子,通過聯想,把便宜的柚子和廉價的頭顱聯系起來,譴責了軍閥殺人如麻的罪行,并諷刺了市民的麻木不仁。
1.疣子。
1.猶言瘡痍。
1.疣。泛指癰疽瘡毒。
2.比喻多馀無用的。
1.疣。皮膚上長的肉瘤。
1.傳說中的獸名。
1.水流動貌。
1.水流貌。
1.水流貌。
1.禾盛貌。
又稱裸燕麥”,俗稱油麥”√本科。一年生草本。莖稈直立叢生,葉軟而扁平。籽粒營養價值高,可食用。莖、葉可作飼料。
1.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象征神飲酒。
2.用器物漉酒以去糟。
1.敷陳表露。
1.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象征神飲酒。
1.扶疏。形容枝葉繁茂。亦泛言繁盛。
1.笑貌。
2.嘆息貌。
1.閑適貌;自得貌。
2.微笑貌。
3.長嘆息貌。
1.瀝青鈾礦。
1.亦作"蚰"。
2.節足動物﹐像蜈蚣而略小﹐體色黃褐﹐有細長的腳十五對﹐生活在陰濕地方﹐捕食小蟲﹐有益農事。
1.蓍草的通稱。
1.迂回曲折的壕溝。
1.喻彎彎曲曲的路。
1.即蚰蜒壕。
1.見"蚰蜒"。
1.敖游,漫游。
2.指游說。
3.游玩。
1.嬉游;游逛。
1.見"游遨"。
1.舊時有于端陽節出游的風俗。據云此舉可以消除疾病,故稱。
1.同游的人;游玩的伴侶。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記述作者游山洞的經過,由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認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題為游記,實以議論為主,隱示創業者必須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具有游標副尺的一種長度測量工具。測量時,量值的整數部分從主尺上讀出,小數部分從游標副尺上讀出??蓽y量內外尺寸、深度、高度等。
1.指出游所用的馬匹。
1.流動作戰的小股軍隊。
1.游動的船舶。
1.嬉游博戲。博謂六博,古代的一種棋類游戲。
1.猶言泊舟游樂。薄,通"泊"。
1.漫游。
2.涉獵。
1.指田徑運動場。
1.浮財。多余的財物。
1.游人用的竹杖。借指漫游。
1.浮槎。喻指遠行之舟。
1.閑散多余。
1.出游田獵的場所。
1.出游的伎女。
1.見"游覽"。
1.指古代帝王游戲之車。
2.巡游之戰車。
1.浮揚的灰塵。亦比喻輕賤的人或物。
2.指流言﹑毀謗。
1.猶游走。
1.游覽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