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匡】的拼音、怎么讀

匡

拼音: kuāng

繁體:匡

筆畫:6

部首:匚

五筆:agd

結構:半包圍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動詞

〈文〉糾正。

2.

動詞

〈書〉挽救;幫助。

3.

動詞

〈方〉粗略計算,估算。

4.

名詞

料想(多見于早期白話)。

5.

名詞

(Kuāng)姓。

詳細釋義

1.

亦作“匩”。“匚”的今字。

2.

方正;端正。參見“匡坐”。

1.出自《法言·寡見》卜式之云,不亦匡乎!

3.

挽救;救助。

1.出自《書·盤庚上》不能胥匡以生。

2.出自《左傳·成公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晉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責,逮鰥寡,振廢滯,匡困乏,救災患。

3.出自《漢書·張陳王傳贊》周勃為布衣時,鄙樸庸人,至登輔佐,匡國家難,誅諸呂,立孝文,為漢伊周,何其盛也!

4.出自《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詩思減祝融權,期匡諸子宅。

5.出自《水滸記·博執》驀地里教人魄喪,到此際救援誰仗?挾郵筒潛向梁山往,乞他們引手相匡。

6.出自《哭彭雪楓同志》詩吾黨匡天下,得君亦俊才。

4.

輔佐;輔助。

1.出自《詩·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國。

2.出自《十二州箴·雍州牧箴》自彼氐羌,莫敢不來庭,莫敢不來匡。

3.出自《周書·文帝紀下》及居官也,則晝不甘食,夜不甘寢,思所以上匡人主,下安百姓。

4.出自《鳴鳳記·花樓春宴》我不效象賢匡太戊,且向歡娛學蔡攸。

5.

糾正;扶正。

1.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

2.出自《論語·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3.出自《為袁紹檄豫州》舉師揚威,并匡社稷。

4.出自《北齊書·趙郡王琛傳》高祖既匡天下,中興初,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6.

彎曲。

1.出自《周禮·考工記·輪人》察其菑蚤不齲,則輪遂敝不匡。

2.出自《淮南子·時則訓》自古及今,不可移匡。

7.

虧損;虛損。

1.出自《國語·越語下》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國次》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

3.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大經·兵容》國家以危,社稷以匡,事無成功。

4.出自《積微居讀書記·讀國語小識·越語下》韋讀“匡”為“虧”,雙聲可通,愚疑當讀“康”,“漮”,虛也。

8.

蟹的背殼。

1.出自《禮記·檀弓下》蠶則績而蟹有匡。

2.出自《太平廣記》宋元嘉中,章安縣人嘗屠虎,至海口,見一蟹,匡大如笠,腳長三尺。

9.

“眶”的古字。眼眶。

1.出自《素問·刺禁論》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

2.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於是王氣怨結而不揚,涕滿匡而橫流,即起,歷階而去。

3.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猛毅??而,隅目高匡,威懾兕虎,莫之敢抗。

10.

“框”的古字。邊框;圍子;框框。

1.出自《裴常詩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詩猩猩凝血點,瑟瑟蹙金匡。

2.出自《長安舊里》詩滿目墻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

3.出自《書信集·致許壽裳》有日本人能印,亦不壞,前曾往問,大如來信之箋中紅匡者,每張印三百張起碼,計三元。

11.

“恇”的古字。在文字或圖片的周圍加上線條。

1.出自《發生在一九八三年》有個《自然雜志》登載了十幾個具有特異功能的孩子的照片,其中別把唐雨的照片匡出來。

12.

地名。在今河南長垣縣西南。

1.出自《左傳·文公元年》晉文公之季年,諸侯朝晉,衛成公不朝,使孔達侵鄭,伐綿、訾及匡。

13.

姓。戰國齊有匡章。見《孟子·滕文公下》。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匡氏,魯匡邑宰匡句須之后。

14.

“筐”的古字。容器名。

1.出自《詩·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敕。

2.出自《說文·匚部》匡,飯器,筥也……匡或從竹。

3.出自《謁蔣帝廟》詩江聲似激秦軍破,山勢如匡晉祚危。

15.

“框”的古字。約束;限制。

1.出自《星》梅春姐輕輕地戰栗了一下!然而,卻給一種數年磨折出來的苦難的意志,將她匡住了。

16.

“恇”的古字。恐懼;慌懼。參見“匡懼”。

1.出自《禮記·禮器》年雖大殺,眾不匡懼。

2.出自《升庵經說·禮記·禮器》匡,注與恇同,恐也。慎按,匡音慌。《管子》有《大匡》、《小匡》,皆言救荒之事。字書作匡攘,蓋匡張攘亂,今俗猶有此言。

17.

“恇”的古字。料;料想。

1.出自《打韓通》兄弟,你不知道,這韓通是個為頭的好漢,不匡還出不了你的手。

2.出自《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那匡你會溫存,能軟款,知心知意。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你就匡我養不出(兒子),生起外心來了!

18.

地名。即江西省廬山。詳“匡廬”。

1.出自《廬山記》匡俗先生,姓匡名俗,商周之際,遁世隱居,廬於廬山,故曰匡廬。

2.出自《草堂記》匡廬奇秀,甲天下山。

3.出自《鄱陽湖》詩欲向匡廬臥白云,宮亭水色晝氤氳。

4.出自《熱風·估〈學衡〉》匡廬峨眉,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也,則曰日記。

5.出自《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匡廬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邊機

1.亦作"邊幾"。

2.邊防機宜。

3.邊防事務。


邊績

1.開拓及治理邊疆所立下的功績。


邊極

1.邊緣,盡頭。


邊急

1.邊疆的危急形勢。


邊幾

1.見"邊機"。


邊計

1.守邊之計。

2.用于守邊的財餉;邊防費用。


邊際

邊緣;界限(多指地區或空間)一片綠油油的莊稼,望不到~ㄧ汪洋大海,漫無~。


邊際人

有廣狹兩義。廣義指未充分參與任何社會群體的個人。狹義指同時參與兩個或兩個以上文化模式的群體、其行為被不同群體所同化的人。


邊寄

1.防守邊疆的任務。


邊加

1.見"邊笳"。


邊笳

1.亦作"邊加"。

2.即胡笳。我國古代北方邊地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


邊甲

1.代稱邊境戰亂。


邊見

1.見"邊執"。

2.謙詞。淺見。


邊將

1.防守邊疆的將帥。


邊壃

1.見"邊疆"。


邊疆

靠近國界的領土。


邊郊

1.指邊地郊野。


邊角

1.亦作"邉角"。

2.邊地的畫角或畫角聲。

3.邊地。

4.指物體邊沿和兩個邊沿相接的部分。

5.制作物品時,原材料經切割﹑裁剪下來的多余部分。 6.圍棋術語。棋盤的邊和角部分。


邊角料

制作物品時,切割、裁剪下來的零碎材料。


邊僥

1.亦作"邉徼"。

2.猶邊境。

3.猶界限。


邊嶠

1.邊地山嶺。


邊街

1.指城市邊緣的街道。


邊捷

1.謂在邊境打了勝仗。


邊屆

1.猶邊界。


邊近

1.旁邊,附近。


邊祲

1.邊地的災氣。

2.比喻邊寇﹑邊敵。


邊禁

1.指禁止外國人到中國邊地通商和中國人到境外經商的禁令。


邊儆

1.見"邊警"。


邊警

1.亦作"邊儆"。

2.邊境的警報。


邊競

1.見"邊境"。


邊竟

1.見"邊境"。


邊境

靠近邊界的地方。


邊酒

1.邊地酒筵。


邊局

1.邊疆局勢。


邊劇

1.猶邊遽。


邊遽

1.指邊境警報。遽,驛車。古時以邊地的驛車傳遞警報,故稱。


邊軍

1.守邊之軍,邊防部隊。


邊郡

1.靠近邊境的郡邑。泛指邊境地區。


邊客

1.旅居邊地的人。


邊口

1.猶邊關。


邊寇

1.侵犯邊疆的敵寇。


邊款

刻于印章側面或上端的文字、圖案等。


邊框

(~兒)掛屏、鏡子等扁平器物的框子。


邊饋

1.猶邊餉。


邊閫

1.猶邊關。


邊欄

1.亦作"邊闌"。亦作"邊襕"。

2.猶邊框。


邊闌

1.見"邊欄"。


邊襕

1.見"邊欄"。


邊勞

1.猶邊功。


邊老便便

1.《后漢書.文苑傳上.邊韶》"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后以"邊老便便"稱腹大的人。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雅江县| 绵阳市| 淳安县| 河池市| 得荣县| 高阳县| 乌兰浩特市| 莲花县| 准格尔旗| 天台县| 靖江市| 临洮县| 德江县| 天门市| 云梦县| 新闻| 舞阳县| 镇赉县| 三门县| 西乌| 阿拉尔市| 普洱| 灵璧县| 沙田区| 边坝县| 耒阳市| 大埔区| 尚义县| 开封县| 息烽县| 秀山| 阜宁县| 崇阳县| 宁德市| 洛阳市| 原阳县| 蒙山县| 安新县| 黄浦区|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