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鏡子。
1.出自《莊子·天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2.出自古樂府《木蘭詩》當窗理云鬢,掛鏡帖花黃。
3.出自《芍藥歌》欲將雙頰一睎紅,綠窗磨遍青銅鏡。
4.出自《墳·看鏡有感》他說,照起面貌來,玻璃鏡不如銅鏡之準確。
2.
利用光學原理制成的幫助視力或做光學實驗用的器具。鏡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如花鏡、眼鏡、凹鏡、凸鏡、望遠鏡、三棱鏡等。
1.出自《清稗類鈔·物品·寒暑表千里鏡》千里鏡于方匣上布鏡四,就日中照之,能攝數(shù)里外之影。
3.
喻指平面光亮明凈之物。
1.出自《玉臺新詠·古絕句之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2.出自《江中望月》詩鏡圓珠溜徹,弦滿箭波長。
3.出自《寒食日出游》詩宋玉庭邊不見人,輕浪參差魚動鏡。
4.出自《晚潮》詩東風吹雨晚潮生,疊鼓催船鏡里行。
4.
指光亮,明凈。參見“鏡水”、“鏡潔”。
1.出自《唐國史補》凡造物由水土,故江東宜紗綾、宣紙者,鏡水之故也。
2.出自《荷葉杯》詞鏡水夜來秋月,如雪。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
5.
映,照。
1.出自《墨子·非攻中》鏡於水,見面之容。
2.出自《無題》詩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3.出自《聊齋志異·蓮香》女鏡面大哭曰:“……今反若此,人也不如其鬼也。”
4.出自《駁神我憲政說》故鹿於石上礪角,必就池沼自鏡,觀其形態(tài)嫵媚與否。
6.
照耀。
1.出自《藝文類聚》雷震九里,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冒日。
2.出自《北齊書·邢劭傳》仰惟高祖孝文皇帝稟圣自天,道鏡古今。
3.出自《拜中書郎謝表》榮郁兩臨,恩儆交鏡。
7.
借鑒;鑒戒。
1.出自《墨子·非攻中》鏡於人,則知吉與兇。
2.出自《洛陽感寓》詩須知此事堪為鏡,莫遣黃金漫作堆。
3.出自《〈沈藎〉序》勤王之黨,今猶未艾,不鏡于沈藎以自鞭策,是終身淪於幽谷。
8.
明察。
1.出自《淮南子·齊俗訓》五帝三王……抱大圣之心,以鏡萬物之情。
2.出自《宋書·謝莊傳》以易限之鑒,鏡難原之才,使國罔遺授,野無滯器,其可得乎?
3.出自《別知賦》物何深而不鏡,理何隱而不抽。
9.
喻指洞達世情、清正高潔的人。
1.出自《老學庵筆記》席大光、胡承公為帥,始議轉船折運,于是費十減六七,向非二公,蜀已大困矣。故至今蜀人謂承公為“湖州鏡”。
10.
猶光大。
1.出自《祀先農迎神升歌》教騰義鏡,樂綴禮修。
11.
鏡湖的簡稱。參見“鏡芳”。
1.出自《送淡公》詩鄉(xiāng)在越鏡中,分明見歸心。鏡芳步步綠,鏡水日日深。
12.
馬兩目中央的旋毛。
1.出自《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雙瞳夾鏡,兩權協(xié)月。
13.
通“獍”。傳說中的惡獸。
1.出自《與史館韓侍郎書》是以理平則為公為卿為鴛為鷺,世變則為蛇為豕為鏡為梟者,十恒八九焉。
1.當船用的竹筏或木桴。
1.大筏。
1.竹制的捕魚用具。
1.英語piperazine的譯音。藥名。可用來驅除蛔蟲和蟯蟲等。
1.拉丁語pethidinum的譯音。藥名。其常用制劑為鹽酸哌替啶,也稱度冷丁。有鎮(zhèn)痛和解除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銳痛,也用作麻醉的輔助藥。
1.安排;調遣。
1.派遣充當。
1.我國公安部門的基層機構,管理戶口和基層治安等工作。舊中國警察局下面亦設有職能相似的此種機構。
1.派頭。
1.指定。
2.認定。
1.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下農村工作,基層干部分派各戶農民輪流照管其飲食。
1.區(qū)分;分別。
1.指根據(jù)國家計劃向農民進行的指令性的農副產品征購。
1.指水流匯合。
1.猶歸還。
(gregorypeck,1916-)美國電影演員。1944年從影。先后主演《愛德華大夫》、《羅馬假日》、《百萬英鎊》等五十余部影片。1962年因主演《殺死一只知更鳥》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曾一度擔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
1.潑賴。無賴,惡劣。
1.用混色不勻的精梳毛紗制織成的平紋毛織品。質地輕薄挺爽。常為灰色﹑米色﹑淡棕色等較淺的色澤,適宜于做夏季服裝。
1.水的支流。多比喻由本源的事物派生的分支。
命人辦公事派遣代表團出訪歐洲。
1.分攤收取。
1.分配賞給。
1.合成詞的一種。由詞根加詞綴構成『語派生詞的結構方式有兩種一﹑詞根在前﹑詞綴在后。如椅子﹑花兒﹑石頭﹑學者。二﹑詞綴在前﹑詞根在后。如老師﹑老虎﹑阿姨﹑初一。
1.派頭;模樣。
1.派頭;氣派。
1.河濱。
1.指身分地位。
1.英語pass的音譯。指通行證﹑出入證﹑護照等。
2.英語pass的音譯。傳遞;通過。
1.攤派索取。
1.人或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派﹑氣勢。
1.政黨或集團內部因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團體。
1.站在某一派別的立場上,并為謀求或維護其派別利益而表現(xiàn)出的思想意識或言行等特性。
1.指宗族支派繁衍。
2.派生。
1.派衍。指宗族支派繁衍。
1.不同派別之間的爭斗。
1.攤派征收。
波浪相擊的聲音仙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
1.見"磗磥"。
1.亦作"磗祑"。
2.高低不平貌;突起貌。
1.亦作"磗壘"。
2.古寓言中的山名。
1.見"磗柍"。
1.見"磗柍"。
1.亦作"磗泱"。
2.形容眾聲競相發(fā)出。
1.見"磗磊"。
1.眼皮向上﹑多白眼貌。
1.晉潘岳。岳字安仁,故省稱"潘安"。潘安貌美,故詩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稱。
1.古代河陽縣的別稱。晉潘岳(字安仁)曾為河陽令,故稱。
1.見"潘鬢"。
1.《晉書.潘岳傳》載,潘岳貌美,少時在洛陽時,每乘車出游,婦女見之,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表示愛慕◇因以"潘車"代指為女子所愛慕的男子。
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女人。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類后,宙斯為懲罰人類,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將她配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厄庇米修斯為妻。潘多拉私自打開宙斯贈給她丈夫的盒子,各種惡習、疾病和災禍立即飛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從此人類不斷受這些災難之害。潘多拉的盒子”常用來比喻災禍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