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嗅覺器官,也是呼吸器官之一。
2.
名詞
(~兒)某些器物上突出帶孔的部分。
3.
名詞
〈書〉初始,開創的。
1.
呼吸兼嗅覺的器官。
1.出自《易·噬嗑》噬膚滅鼻。
2.出自《孟子·離婁下》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3.出自《劉統軍碑》公生而異,魁顏巨鼻。
4.出自《電影戲劇表演術》又使得演員的鼻張大、收縮、上抬、放下。
2.
用鼻子聞。
1.出自《郁離子·牧豭》鼻糞壤而食腥穢。
2.出自《閑情偶寄·種植下·草本》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
3.
壺嘴;勺的口部。
1.出自《周禮·考工記·玉人》黃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
2.出自《禮記·少儀》尊者,以酌者之左為上尊,尊壺者面其鼻。
4.
器物上帶孔的部分。
1.出自《七夕賦》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空。
2.出自《暴風驟雨》針鼻大的事,都給挑出來了。
3.出自如:門鼻。
5.
穿獸鼻。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2.出自《正字通·鼻部》鼻,獵人穿獸鼻曰鼻。
6.
創始;開端。參見“鼻祖”。
1.出自《方言》鼻,始也。獸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謂之祖。
2.出自《大唐宗圣觀記》啟族承家,鼻於柱史。
7.
方言。稱奴隸。
1.出自《通俗編·稱謂》《燕北雜記》:“北界漢兒,多為契丹凌辱,罵作十里鼻。十里鼻,奴婢也。”《全氏辨林》:“吳俗諱奴為鼻?!?/p>
8.
古邑名。即有庳。
1.出自《集韻·去至》庳,有庳,國名,象所封……通作鼻。
2.出自《天對》昆庸致愛,邑鼻以賦富。
9.
器物的隆起或突出部分。印紐。
1.出自《周禮·考工記·玉人》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為權。
2.出自《隋書·禮儀志六》三命以上,銅印銅鼻。
10.
器物的隆起或突出部分。古銅鏡背面的把手。
1.出自《古鏡記》鏡橫徑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
2.出自《西溪叢語》近見一鏡如鐘樣,鼻有大環。
11.
器物的隆起或突出部分。鞋面前端向上弓起處。
1.出自《抱樸子·博喻》壺耳不能理音,??鼻不能識氣。
2.出自《癸巳類稿·書〈舊唐書·輿服志〉后》《北夢瑣言》云:“王迪車轍輾靴鼻逾寸而不傷腳指?!薄悄形溲ヒ喙J也。其弓向上者謂之鼻,漢《釋名》謂之卬角。
12.
器物的隆起或突出部分。花或瓜果的柄或蒂。
1.出自《齊民要術·種瓜》《龍魚河圖》曰:瓜有兩鼻者殺人。
2.出自《酉陽雜俎·廣知》瓜兩鼻兩蒂,食之殺人。
3.出自《本草綱目·果五·蓮藕》貼水者藕荷,出水者芰荷,蒂名荷鼻。
1.酒和肉。亦泛指菜肴。
1.同"飲中八仙"。
2.指唐代酷好飲酒的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琿﹑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八人。
1.飲酒的樂趣。
1.漢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載杜宣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知杯中之蛇為壁上赤弩照于杯中之影,病遂愈?!稌x書.樂廣傳》亦有類似記述◇用"酒中蛇"為因疑慮而引起疾病之典實。
(~兒)小酒杯。也作酒鐘。
1.酒器。小者如酒杯,用來取飲;大者如酒甕,用來貯酒。
1.泛指酒器。
1.酌酒用的注子。
1.猶酒食。
2.借指酒席。
1.酒和茶。
1.酒初熟時的部分稠汁。
2.造酒的工匠。
1.酒糟。
1.酒稅。
1.飲酒過量而神志不清,失態。
2.謂以酒浸漬食物。
1.見"酒樽"。
1.亦作"酒尊"。亦作"酒罇"。
2.古代盛酒器。
1.見"酒樽"。
1.舊時勸酒的歌伎。
1.猶酒席。
1.指酒店內的座位。
1.昔日親愛之情。
2.指從前所親愛的人。
1.從前的職位。班﹐位次。
1.昔日所居的陋屋。
1.舊稿。
歷時較久、時犯時愈的??;宿疾~復發。
1.舊欠。
1.昔日的法度。
2.從前的常態。
1.舊時的女樂。
1.昔時的歌詠。
1.老臣。
1.耆舊;老臣﹐舊臣。
1.舊紙幣。
1.主要指歐﹑亞﹑非三洲。相對十五世紀末歐洲人所發現的新大陸(美洲)而言。
1.謂先人的德澤;往日的恩德。
2.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3.昔日的德行善績。
曾經去過或生活過的地方~重游。
1.舊宅。
1.舊時的制度﹑法則。
2.古代的典籍。
3.老典故。
故都。
1.老對手。
1.過去的仇恨。
2.以往的過失﹑罪惡。
1.昔日的恩情。
1.同"舊防"。
1.舊堤。
2.舊有的禁例。
1.往昔的情分。
2.舊交。
1.舊有的屬地。
2.昔所服行之事。
3.從前的法則制度。
1.舊有的規章﹑條文。
2.原來的風格。
1.指清末廣東出產的"老公膏"﹐是用印度進口的鴉片煙熬成的煙膏。
1.猶故舊。指舊友﹐舊交。
2.往事。
3.老人之稱。
1.舊日的館舍。
1.猶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