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剪刀。參見“鉸刀”。
1.出自《廣韻·上巧》鉸,鉸刀。
2.
剪。
1.出自《齊民要術·養羊》白羊三月得草力,毛床動,則鉸之。
2.出自《紅樓夢》衣裳不如意,不論綾緞新整,便用剪子鉸碎。
3.出自《紅花草》我自己還上臺講些自己剛來的婦女解放的道理。講得忘了形,拿起剪子把辮子鉸了。
3.
金屬裝飾。
1.出自《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寶鉸星纏,鏤章霞布。
2.出自《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一·水調歌二》金鞍寶鉸精神出,笛倚新翻水調歌。
3.出自《物理小識·器用·宮扇》有藤骨者,徽杭加金加彩金銀鉸,皆以蜀府椑色為地。
4.
機械工業上用鉸刀對孔進行精加工的一種方法。參見“鉸孔”。
5.
見“鉸鉸”。象聲詞。形容金屬撞擊聲。亦形容人的言行明快剛直。
1.出自《史通·忤時》必謂諸賢載削非其所長,以仆槍槍鉸鉸,故推為首最。
6.
通“骹”。響箭。
1.出自《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東西鐵鉆讒兇筋,左右銅鉸石眼精。
1.演變而出,演變而來。
2.偷偷地出行。
3.表演。
1.也稱"臺本"。專指經過導演處理而作為舞臺演出底本的劇本。
1.演說詞。
1.演詞。
1.謂繼承推廣。
1.演變進展。
1.宣講教義。
2.謂傳布教義的方式。
1.講解佛經。
1.演說的稿子。
1.起草詔令。
演變星體的演化|生物的演化。
1.蒙騙,迷惑。
1.推算紀元。
1.表演的技巧。
1.演變發展。
1.講解佛經。
1.演戲。
2.演出的劇目。
1.清時新登仕籍者在引見前一天須赴吏部演習引見時的禮節,稱為演禮。
1.施展謀略。
1.謂起草誥命。
1.戰國宋城門名。
1.猶演略。
1.分支;分流。
1.占卜的一種。以星﹑禽推測人的祿命吉兇。其書有《演禽通纂》﹑《演禽圖訣》等。
1.方言。勾搭,引誘。
2.方言。指男女間對對方有意。
1.以評書﹑小說等形式講述史事。宋周密《武林舊事.諸色伎藝人》有"演史"。
1.利用實驗或實物﹑圖表把事物的過程顯示出來,讓人認識或理解。
1.演習試驗。
1.闡述,解釋。
1.表演敘述。
2.講述。
①根據原意論述解說演說佛經|皆為一一演說,咸究其根本。②面向聽眾發表意見,說明事理競選演說|就職演說|練習演說。
1.誦讀。
1.按照一定的原理或公式計算。
1.舞臺。
1.演變。
1.練習武藝。
1.練武的場所。
1.練武場的廳堂。
1.表演戲劇。
1.發抒感懷。
1.猶實行。
1.猶演漾。
1.綿延,廣遠。
1.陳述言詞。
1.猶迷惑。
1.水波蕩漾。
2.飄搖貌。
1.綿延不絕貌。
2.流布;流傳。
3.謂文章氣勢流轉綿長。
①闡述義理并加以引申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②舊時長篇小說的一種。一般根據歷史傳紀鋪敘引申,并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而成。由講史話本發展而來,盛行于明、清時期。著名的有《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
1.演繹。
1.臺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
2.臺名。在今四川省云陽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