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在頭頂或腦后盤成各種形狀的頭發。
1.
在頭頂或腦后盤成各種形狀的發髻。
1.出自《后漢書·馬廖傳》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2.出自《花月痕》幸喜他們都有符箓藏在髻中,還撐得住這些妖氣。
3.出自《倪煥之》然而真實的現在的她立刻涌現于腦際:皮膚寬松而多脂,臉上敷點兒朱,不及真血色來得活潑,前劉海,掛在后腦的長圓髻。
2.
喻指山峰。
1.出自《送張天覺得山字》詩晴空浮五髻,暗靄卿云間。
2.出自《陶庵夢憶·閏中秋》夜半,白云冉冉起腳下,前山俱失,香爐、鵝鼻、天柱諸峰,僅露髻尖而已。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