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等級;等次。
2.
名詞
年級,學校的編制單位,學年的分段。
3.
名詞
臺階兒。
4.
量詞
a) 用于臺階、樓梯等。b)用于等級。
5.
名詞
(Jí)姓。
1.
等第。特指官爵的品級。
1.出自《左傳·僖公九年》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2.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疫。百姓內(nèi)粟千石,拜爵一級。
3.出自《南史·王茂曹景宗等傳論》其隆名顯級,亦各風云之感會也。
2.
階,磴。亦用作階、磴的計量詞。
1.出自《禮記·曲禮上》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2.出自《呂氏春秋?重言》乃領賓者延之而上,分級而立。
3.出自《舊唐書·禮儀志二》基每面三階,周回十二階,每階為二十五級。
4.出自《登泰山記》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3.
秦制,戰(zhàn)爭中斬敵首一,賜爵一級,稱為首級。后以“級”為所斬之首的量詞。
1.出自《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光武奔之,斬首數(shù)十級。
2.出自《將軍行》截圍一百里,斬首五千級。
4.
指所斬之首。
1.出自《縛戎人》詩大將論功重多級,捷書飛奏何超忽。
2.出自《水滸傳》﹝盧俊義等﹞奪了龍門關,斬級萬余。
1.見"桃蹊柳陌"。
1.用桃肉加工制成的干果。將新鮮桃子從蒂端取出核,用刀削成圈狀薄片,曬干即成。
1.鳥名,即鷦鷯。
1.桃肉。穰,通"瓤"。
1.桃木俑。舊時迷信謂鬼畏桃木,因削桃木為人形,用以驅(qū)鬼辟邪。
1.桃核里的仁兒。可制食品,可入中藥。
1.桃花花苞。
1.即桃林。
1.形容女子粉紅色的臉頰。
2.指未經(jīng)嫁接的桃樹所開的花。
1.形容女子粉紅色的面頰。
1.諺語。謂栽桃樹三年結(jié)實,栽李樹四年結(jié)實。
1.桃木刻的門神。
1.桃汁。
1.桃枝竹編的竹席。
1.指西王母的仙桃。
中國畫。近代吳昌碩作。紙本立軸。設色。為大寫意花卉,畫面正中桃樹一株,桃實肥碩,桃葉濃密,左側(cè)有一枝下垂,右側(cè)有一石陪襯。色彩濃重醇厚,筆勢雄健有篆籀意。
1.即桃花綬。亦泛指印綬。
2.指桃紅色的絲帶。
3.指桃花。
1.指春水。
2.水名。
1.用桃木煮成的液汁。古人迷信用以揮灑驅(qū)鬼。
2.后俗于春節(jié)飲桃汁以辟邪。
1.指桃源。
1.經(jīng)冬不落的干桃子。
1.桃樹的嫩葉。
2.桃花蕾。
1.形容女子美如桃杏的面容。
1.形容女子妝飾華美。讓,避讓。
桃花盛開時節(jié)因積雪融化而發(fā)生的河水暴漲。參見春汛”(982頁)。
《詩·周南》篇名。是對女子出嫁的祝福之辭,詩情歡快熱烈。
1.桃李盛開。泛指春日美景。
1.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1.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
1.渡口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傳因晉王獻之在此送其愛妾桃葉而得名。
1.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名。
1.泛指歌妓。
1.指愛妾。
1.桃橛的別名。參見"桃橛"。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飾物。
2.謂女子口唇涂紅。
1.升騰。
1.傳遞文告。
1.謂肆意誹謗;大加指責。
1.猶褒揚。
1.騰躍奔馳。
1.恣意辯論﹐大事談論。
1.翻騰的波浪。
2.謂在波濤中奔騰。
1.傳播。
1.上下起伏。
1.傳播散布。
1.快步。
1.獸名。一名騰豻。
1.跳躍騰空。
2.升遷﹐提升。
1.騰躍奔馳。
1.謂作文。尺﹐指長約一尺的帛素或簡牘﹐古代用以寫字。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