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寄】的拼音、怎么讀

寄

拼音:

繁體:寄

筆畫:11

部首:宀

五筆:pdsk

結構:上下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動詞

托付,寄托。

2.

動詞

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

3.

動詞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

4.

形容詞

認的(親屬)。

5.

名詞

(Jì)姓。

詳細釋義

1.

委托;托付。

1.出自《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2.出自《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3.出自《賜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新差知成都府王安禮銀合茶藥詔》特以全蜀之寄,甚難其選;知卿篤於忠義,當不以遠近為意也。

4.出自《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以卿大才,豈不堪任一方之寄!

2.

依賴;依附;依照。參見“寄生”、“寄食”。

1.出自《廣雅·釋詁》寄,依也。

2.出自《北齊書·廣寧王孝珩傳》嗣君無獨見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受廟算,展我心力耳。

3.出自《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長短句》此詞腔調寄《賀新郎》,古曲名也。

3.

寄居,使寄居。

1.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齊人以萊寄衛侯。

2.出自《莊子·徐無鬼》夫楚人寄而蹢閽者,夜半于無人之時而與舟人斗,未始離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

3.出自《燕歌行》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4.出自《玉樓春·戲林推》詞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5.出自《紅樓夢》〔賈雨村〕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

4.

寄放;寄存。

1.出自《后漢書·孔融傳》譬如寄物缻中,出則離矣。

2.出自《北齊書·高德政傳》旦日,德政妻出寶物滿四床,欲以寄人。

3.出自《題韓孟小母氏卷》詩勛名著竹帛,通侯取如寄。

4.出自《百煉成鋼》他們把車子寄在門口,進了一家常到的小飯館。

5.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四年》元振(齊元振)實貪暴,既受詔,益恣橫,受賄得金帛,多寄民家。

5.

特指把思想感情、理想、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1.出自《晉書·謝朗傳》新婦少遭艱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2.出自《修竹篇》詩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

3.出自《前茅·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6.

托人遞送。

1.出自《述懷》詩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

2.出自《南窗睡起》詩閑情賦罷憑誰寄,悵望壺天白玉京。

3.出自《桃花扇·辭院》下官楊文驄,昨奉熊司馬之命,托侯兄發書寧南,阻其北上,已遣柳敬亭連夜寄去。

7.

贈送。

1.出自《幽閑鼓吹》元載子名伯和,勢傾中外,時閩帥寄樂伎十人,既至,半歲無因得達,伺其門下。

2.出自《閑居擬齊梁》詩山翁寄術藥,幸得秋病可。

3.出自《唐語林·德行》李師古跋扈,憚杜黃裳為相,未敢失禮,乃寄錢物百萬,并氈車一乘。使者未敢進,乃於宅門伺候。

8.

借。見“寄徑”、“寄畫”等條。

1.出自《戰國策·東周策》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獻九鼎,不識大國何涂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梁。”

2.出自《送王樂道太丞》詩幄中欲寄畫,才智莫有君。

9.

認作親屬。參見“寄父”。

1.出自《大林和小林》小林和喬喬是沒有家的,只有一個寄父,叫做中麥。

10.

古代稱翻譯東方民族語言的官吏。

1.出自《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11.

通“暨”。達到。

1.出自《墨子·備梯》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子墨子綦哀之,乃管酒塊脯,寄于大山,昧茅坐之,以樵禽子,禽子再拜而嘆。

12.

現代專指通過郵局遞送。

1.出自《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封厚厚的掛號信,上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郵票,是那樣色彩絢麗,散發著海風的氣息,是從那遙遠的彼岸寄來的。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箸録

1.記載;記錄。


箸論

1.著作﹐論述。


箸述

1.寫作;編纂。

2.寫作的成品。


箸土傅籍

1.定居而編入戶籍﹐為正式居民。


箸撰

1.撰述;寫成的作品。


箸子

1.筷子。


箸作

1.寫作的成品。

2.古代職官名。著作郎或著作佐郎的省稱。掌國史資料及撰述之職。宋蘇軾有《送岑箸作》詩。


翥鳳翔鸞

1.盤旋飛舉的鳳凰。常喻美妙的舞姿。


駐顙

1.額白色的馬。


霔雨

1.時雨。

2.降雨。


麆備

1.大體具備。


麆沆

1.蒙古人飲用的一種酒。以馬乳撞挏制成。


抓辮子

1.比喻抓住缺點,作為把柄。


抓膘

1.采取加強飼養管理并注意適當使用等措施,使牲畜肥壯。


追琢

1.雕琢,雕刻。追,通"雕"。


追宗

1.追隨仿效。


追蹤

①按蹤跡或線索追尋萬里追蹤|雪地追蹤|追蹤調查|追蹤報道。②追隨仿效確乎不拔,如山之固,追蹤先緒,應期作度。


追租

1.催交租稅。


追罪

1.追究罪責。


追尊

1.為死者追加尊號。


追坐

1.追究連坐。


騅馬

1.指項羽所乘的馬。


椎鄙

1.樸鈍粗俗。


椎冰

1.砸冰。


椎剝

1.謂殘酷搜刮。


椎布

1.椎髻布衣?!逗鬂h書·逸民傳·梁鴻》載梁鴻擇孟光而娉,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答,孟光訊因,知梁鴻有志遁隱,不喜孟光傅粉墨。孟光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為女子服飾簡樸之典。


椎車

1.用整塊圓木做車輪的簡陋車子。


椎儲

1.拙于言辭。


椎鍛

1.錘子和打鐵用的砧石。

2.猶鍛煉,羅織罪名。


椎鈍

1.樸鈍;愚鈍。


椎奪

1.殺人掠奪。


椎敚

1.見"椎奪"。


椎額

1.額頭突出如椎。


椎鋒

1.沖擊敵人前鋒。


椎鋒陷陳

1.猶沖鋒陷陣。


椎膚剝髓

1.形容殘酷搜刮。


椎膚剝體

1.見"椎膚剝髓"。


椎斧

1.椎和斧。亦借指古代儀仗隊中持椎斧的人。


椎骨

1.也稱脊椎骨。構成脊柱的短骨。根據所處的部位,可以依次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等五種。人的椎骨共有三十三個,即頸椎七個,胸椎十二個,腰椎五個,骶椎五個,尾椎四個。


椎骨(zhuī-)

又稱脊椎骨”。脊椎動物體背脊柱的組成部分。其中央部分是椎體,椎體背面是椎弓,椎體與椎弓間的孔叫椎孔,各椎骨的椎孔相接形成椎管,管內容納脊髓。椎體的腹面有脈弓,各椎骨的脈弓相連形成脈管,內有血管。


椎鼓

1.擊鼓。


椎悍

1.樸鈍粗野。


椎卉

1.見"椎髻卉裳"。


椎毀

1.砸壞,擊毀。


椎擊

1.捶打。


椎紒

1.同"椎髻"。


椎髻

1.亦作"椎結"。

2.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記.貨殖列傳》"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臨邛。"《漢書.李陵傳》"兩人皆胡服椎結。"顏師古注"結讀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或斷發,或椎髻,露形無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銀發椎髻,白須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區。

3.漢梁鴻妻孟光"椎髻,著布衣",愿與"梁鴻"俱隱◇遂以"椎髻"形容為妻賢良,衣飾簡樸,與夫共志。


椎髻卉裳

1.椎狀的發髻,草制的衣裳。多為邊遠﹑未開化地區人的妝飾,因亦借指邊遠﹑未開化地區的人。


椎髻箕坐

1.亦作"椎結箕踞"。

2.髻如椎,坐如箕。古代南越一帶人的風俗。


椎髻鳥語

1.結如椎之髻,說似鳥鳴之語。古代指南方人的妝飾和語言。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山东省| 嘉鱼县| 潢川县| 阳谷县| 阳东县| 汝南县| 改则县| 麦盖提县| 和田市| 墨玉县| 天门市| 青浦区| 榆社县| 柳河县| 武义县| 贺兰县| 广州市| 镇江市| 紫云| 黎平县| 双牌县| 巴彦县| 观塘区| 延津县| 昔阳县| 山丹县| 通城县| 玛纳斯县| 景德镇市| 宜兰县| 饶平县| 北辰区| 宜阳县| 唐山市| 营山县| 大同县| 城口县| 兰坪| 来安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