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打,敲打。
2.
動詞
攻打。
3.
動詞
碰撞;接觸。
4.
動詞
刺;殺。
5.
動詞
射擊。
1.
打;敲打。
1.出自《詩·邶風·擊鼓》擊鼓其鏜。
2.出自《送孟東野序》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有士人讀書僧寺,偶便旋於空院,忽有飛瓦擊其背。
2.
攻打;進攻。
1.出自《易·益》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
2.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果代李信擊荊。
3.出自《宋中送族侄式顏》詩大夫東擊胡,胡塵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馬海邊死。
4.出自《答方金湖計服三衛屬夷書》吾以三鎮全力擊其墮歸,破之必矣。
3.
殺;搏殺。
1.出自《儀禮·少牢饋食禮》司馬刲羊,司士擊豕。
2.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擊數牛相士。
3.出自《顏氏家訓·文章》擊牛釃酒,招延聲譽。
4.出自《畫鷹》詩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4.
觸及;碰撞。
1.出自《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2.出自《戰國策·秦策一》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
3.出自《史記·蘇秦列傳》臨菑之涂,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
4.出自《地質之光》李四光深深地因為自己不能目擊盛會和開國大典而遺憾。
5.
掠去,除。參見“擊菒”。
1.出自《國語·齊語》及寒,擊菒除田,以待時耕。
6.
振翅飛翔。
1.出自《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飛兔不近駕,鷙鳥資遠擊。
2.出自《沁園春·長沙》詞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7.
鐵刃。
1.出自《淮南子·泛論訓》槽矛無擊,修戟無刺。
8.
古樂器名。即柷。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故戛擊鳴球,載於《虞謨》。
9.
抵觸,違忤。參見“擊戾”。
1.出自《荀子·修身》行而俯項,非擊戾也。
2.出自《淮南子·主術訓》舉動廢置,曲得其宜,無所擊戾。
10.
用同“激”。
1.出自《論衡·死偽》王季葬于滑山之尾,欒水擊其墓,見棺之前和。
2.出自《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泉聲聞復息,動靜隨所擊。
3.出自《嘗茶》詩味擊詩魔亂,香搜睡思輕。
11.
喻揭發,彈劾。
1.出自《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陰自阻疑,密表擊都,先首服誣都。
2.出自《鐵圍山叢談》溫成張后當盛寵,其叔父堯佐一日除節度、宣徽、景靈三使,而包孝肅公為中司擊焉。
1.謂脫逃得命。
1.亦作"脫繆"。
2.脫漏﹑錯誤。
1.見"脫謬"。
1.脫離患難。
1.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露出來。
1.喻去職。
1.用模子把泥制成土磚。
1.喻廢物。某些丸藥必須裹以蠟皮﹐脫落即無用處﹐故以為喻。
1.猶欺騙。
1.堤壩等水利建筑物的斜坡被水沖塌。
1.延誤預定的日期。多指期刊出版延期。
1.泄氣;沒有本事。
2.病名。中醫謂元氣耗損所致。
1.見"脫棄"。
1.翻刻﹐翻印。
1.唱走了調﹐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規矩。
1.猶開脫。使脫離干系。
1.逃走;擺脫。
2.脫掉。
1.脫掉。
1.《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王喬﹞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詔尚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后用為高隱逃世之典。
1.舒適貌。多指疾病脫體。
2.超越尋常貌。
3.超脫無累。
1.中醫指墮胎后出血﹐面黃唇白。
1.倘若。
1.見"脫灑"。
1.由于受驚或害怕而失色。
2.用化學方法去掉物質原來的色素。
3.物品退色。
1.使柿子去掉澀味﹐通常是把它浸在溫水或石灰水里。其它去澀者亦有此稱。
1.方言。過于;太甚。
1.猶分飛。
1.抽身擺脫。
1.舊時傳說人或精怪死后﹐靈魂投胎轉生﹐稱為"脫生"。
1.失聲失氣。形容因悲恐話音失常。
1.靈魂脫離尸體﹐死亡的婉辭。
1.猶倘使。表示假設。
1.出手;離手。
2.指把貨物等售出。
1.南朝梁沈約曾用謝杋"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的話﹐來評王筠的詩﹐見《南史.王筠傳》◇因以"脫手彈丸"形容詩作圓轉流暢。
1.將貨物脫手售出。
1.病名。在嚴重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的情況下﹐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其癥狀是口渴﹑皮膚干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等。
2.物質失去水分。如結晶體失去結晶水﹐化合物中失去與水相當的氫氧原子等。
3.一種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業。有專用的脫水機械﹐如離心脫水機﹑濃縮機﹑過濾機﹑干燥機等。風干也是脫水的一種方法。
1.謂舞矛如風。
1.很像。
①脫離世俗,不沾染俗氣超凡脫俗|氣宇脫俗|脫俗文章笑鸚鵡。②指出家為僧、道剃發脫俗,不問世事。
1.謂簡易樸素。
2.脫去孝服。素﹐指白色的孝服。
1.糙米;只去皮殼﹑不加精制的米。
①道教謂脫去凡胎、肉身而成仙脫胎換骨|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脫胎去的。②比喻一個事物由另一個事物孕育、變化而產生資產階級脫胎于封建社會的晚期。③瓷器工藝。凸印團花,刷上或深或淺的豆青色瑪瑙釉,光潤如無胎骨,故稱。
①道教謂脫去凡胎而為圣胎,換去凡骨而為仙骨。指修煉得道返老還童,脫胎換骨。②謂從一事物中孕育、變化出另一事物詩中脫胎換骨之法,最妙。③謂思想、觀念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1.脫身逃走。
1.桃仁的別名。
1.照樣描畫或模仿。
2.謂儀態大方﹐不做作。
1.謂衣服甚多﹐時常更換。
1.全身。
2.指病愈。
3.從根本上脫離。
1.謂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1.沒有頭尾﹐失去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