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沒有來到的;時間上比較晚出現的。(跟“先、前相對)。
2.
名詞
方位詞。背面的部分;人或物背面所朝的方向(跟“前”相對)。
3.
名詞
方位詞。次序居于末尾的(跟“前、先”相對)。
4.
名詞
后代的人,指子孫等。
5.
名詞
皇后,帝王的妻子。君主的妻妾。
6.
名詞
古時稱君主。
7.
名詞
(Hòu)姓。
8.
名詞
后繼的(親屬關系)。
9.
名詞
方位詞。指某事物產生之后。
1.
君主;帝王。
1.出自《書·湯誓》我后不恤我眾。
2.出自《論衡·指瑞》或曰:“后來,之子必大貴。”
3.出自《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圣祖高宗,文冠古后,剸而比之,武文咸富。
2.
君王的正妻,皇后。
1.出自《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鑒予之。
2.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后叔父梁,早終。
3.出自《長生殿·私祭》恨殺六軍跋扈,生逼得君后分離,奇變驚天壤。
3.
古代指列國諸侯。
1.出自《書·舜典》肆覲東后。
2.出自《新唐書·柳冕傳》夫朝會,禮之本也。唐虞之制,群后四朝,以明黜陟。商周之盛,五歲一見,以考制度。
4.
古代對長官、郡守或將領的尊稱。參閱清顧炎武《日知錄·后》。參見“后夔”、“后稷”。
1.出自《西狹頌》赫赫明后,柔嘉維則。
2.出自《晉書·應詹傳》其后天下大亂,詹境獨全。百姓歌之曰:“亂離既普,殆為灰朽。僥幸之運,賴茲應后。”
3.出自《上孫使君》詩豈知吾后意,憂此毗陵最。
5.
主持。
1.出自《書·舜典》帝曰:“棄,黎民阻饑,汝后稷,播時百谷。”
6.
指后土。對大地的尊稱。參見“后土”。
1.出自《楚辭·九章·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7.
通“後”。時間或位置在后的。
1.出自《儀禮·聘禮》君還而后退。
2.出自《上林賦》然后揚節而上浮,凌驚風,歷駭猋,乘虛無,與神俱。
8.
通“厚”。大;重。
1.出自《管子·地員》五種無不宜,其立后而手實。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羊角哀死戰荊軻》不肖弟此去,望兄陰力相助。但得微名,必當后葬。
9.
通“姤”。
1.出自《后漢書·魯恭傳》案《易》五月《姤》用事。
10.
姓。孔子弟子有后處,漢有后蒼。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漢書·儒林傳》。
1.出自《風俗通?姓氏》共工氏之子句龍為后土,自三代以來,祀為社神,子孫以后為氏。
11.
時間較遲或較晚,與“先”相對。
1.出自《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2.出自《漢書·佞幸傳·石顯》恐后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
12.
后代;子孫。
1.出自《詩·大雅·瞻卬》無忝皇祖,式救爾后。
2.出自《論衡·吉驗》子干為王,十有余日;子晰不立,又懼(俱)誅死,皆絕無后。
3.出自《陳書·高祖紀上》〔高祖〕漢太丘長陳實之后也。
4.出自《述哀》詩兇人斬我后,田園又見奪。
13.
承繼。
1.出自《商君書·境內》陷隊之士知疾斗,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后。
2.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其舉義兵已來,將士絕無后者,求其親戚以后之。
3.出自《韓滂墓志銘》滂既兄弟二人,而率府長子百川早死,無嗣,其叔祖愈,命滂歸后其祖。
14.
后世。
1.出自《呂氏春秋·長見》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后。
2.出自《文心雕龍·祝盟》后之君子,宜在殷鑒。
3.出自《柳子厚墓志銘》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如今無疑也。
16.
落在后面。
1.出自《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2.出自《新唐書·藩鎮傳·李正己》時回紇恃功橫,諸軍莫敢抗。正己欲以氣折之,與大酋角逐,眾士皆墻立觀,約曰:“后者批之”。
17.
指劍環。
1.出自《周禮·考工記·桃氏》中其莖,設其后。
18.
指肛門。
1.出自《新序·雜事四》惠王之后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疾皆愈。
2.出自《素問·舉痛論》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19.
猶呵、啊。表示語氣。
1.出自《問春》詩把酒問春因底意?為誰來后為誰歸?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多應是為我后,憑地細思憶。
3.出自《快活三過朝天子·勸娼》曲愛賢后誰強如李亞仙。
20.
姓。五代有后贊。見《新五代史·漢家人傳》。
21.
指動作或事情完成之后。
1.出自《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碾后香彌遠,烹來色更鮮。
1.束縛羈絆。
1.謂遭受逼迫。
1.拘禁,扣押。
1.拘泥片面;局限遮蔽。
1.拘留之使補足。
1.見"拘坼"。
1.纏繞;糾纏。
1.亦作"拘拆"。
2.皮膚因受凍或干燥收縮而裂開。
1.挾制。
法院、檢察機關或公安機關對傳喚不到案的被告人,簽發拘票,強制到案。
1.拘傳催督。
1.扣留征集。
1.限定。
1.受困遭難。
1.拘泥刻板。
1.猶軟禁。
1.束縛;拘束。
1.阻梗,阻礙。
1.亦作"拘礙"。
2.束縛阻礙。
1.猶拘傳。
1.捕獲,捉住。
1.因感受風寒而身體痙攣﹑抽搐。
1.征集;召集。
2.傳訊集中。
1.按冊籍傳喚。
2.猶拘禁。
1.拘束顧忌。
2.禁忌。
1.檢束;拘束。
1.見"拘翦"。
1.亦作"拘谫"。
2.局促淺薄。
1.拘泥于禮教。
1.拘留劫持。
1.守正耿介。
1.管束嚴緊。
2.謂局促得無法回旋。
(言語、行動)過分謹慎;拘束他是個~的人,從不和人隨便談笑。
1.局促窘迫。
1.拘留審查。
1.拘攣不伸貌。一說美好貌。
2.拘泥貌。
3.自適貌。
4.跳動貌。
1.拘謹。
1.拘束厭煩。
1.抽搐;痙攣。
1.約束刻苦。
1.搜括;搜捕。
1.遮攔;攔截。
1.亦作"拘闌"。
2.即勾欄。宋元說書﹑演戲﹑耍雜技的場所。元人亦以稱妓院。
1.見"拘欄"。
1.見"拘累"。
1.亦作"拘縲"。
2.監禁,囚禁。
拘泥禮節熟不~。
1.拘禁于獄中。
1.曲領。古人帽子下垂,用以繞頸。
1.亦稱"拘押所"。
2.治安機關暫時關押人的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