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猛獸)大聲叫。
2.
動詞
(人)發怒或情緒激動時大聲叫喊。
3.
動詞
(風、汽笛等)發出猛獸咆哮般的聲響。
4.
名詞
(Hǒu)姓。
1.
亦作“吽”。
2.
謂人在情緒激動時大聲叫喊。參見“吼號”。
1.出自《水滸傳》李逵聽了大怒,吼了一聲……罵道:“好漢便上岸來。”
2.出自《己亥雜詩》徑山一疏吼寰中,野燒蒼涼吊達公。
3.出自《大慶戰歌》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
謂風、雷等發出巨響。
1.出自《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詩波濤未足畏,三峽徒雷吼。
2.出自《兩日苦風思江南》詩擺磨萬木聲,朝吼暮不止。
3.出自《神弦曲》古壁空廊聞履聲,繁弦嘈雜社鼓吼。
4.出自《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4.
叫;呼喚。
1.出自《銅墻鐵壁》蘭英剛剛掠回柴去預備生火,聽見是吼她,就跑出大門來了。
2.出自《蘆芽山下》〔他們〕串通起來開會,而且還把一些有糊涂思想的群眾也吼了去。
5.
謂宣講佛法。佛經稱佛說法如獅子吼,遠近皆聞,懾伏一切。
1.出自《釋迦文佛像銘》積智成明,積因成業;能仁爽感,將吼妙法。
6.
哮喘病。參見“吼疾”、“吼兒病”。
1.出自《聊齋志異·霍生》王盡力極奔,肺葉開張,以是得吼疾,數年不愈焉。
2.出自《牡丹亭·腐嘆》可憐辜負看書心,吼兒病年來迸侵。
7.
指虹。
1.出自《俗呼小錄》虹謂之吼。
8.
謂猛獸大聲鳴叫。
1.出自《后漢書·循吏傳·童恢》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即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踴躍自奮,遂令放釋。
2.出自《南齊書·高逸傳·顧歡》在鳥而鳥鳴,在獸而獸吼。
3.出自《復陰》詩江濤簸岸黃沙走,云雪埋山蒼兕吼。
4.出自《贈劉俊民先輩》詩不覺疾聲呼,有若熊虎吼。
5.出自《獅子》獅子餓了的時候,它會怒吼起來。
1.回繳傳票或拘票。
2.注銷票證。
1.猶銷差。舊時官府逮人﹐發給差役差簽一支﹐完成任務時繳簽回報。
1.消遣﹐打發排遣。
1.消磨時日。
1.融化。
1.見"銷閒"。
1.熔化。
2.謂日趨喪失。
1.見"銷聏"。
1.衰弱。
1.消散。
1.猶消盡。
1.隱匿聲名﹔隱姓埋名。
2.默不作聲。
1.猶言銷聲匿跡。
1.猶言銷聲匿跡。
1.見"銷聲匿跡"。
1.見"銷聲避影"。
耗損剝蝕棄擲已久,盡銷蝕矣。
1.消解﹔消散。
2.消溶。
1.賣出(貨物)。
2.喻出脫。
1.消瘦。
1.猶銷夏。消解暑氣。
1.見"銷鑠"。
熔化消解雖有金石之堅,猶將銷鑠而挺解也。
1.消耗已盡。
1.結算﹔決算。
1.消耗減損。
1.消沉﹔衰退。
2.減少。
1.消除災害。
1.消除止息。
1.消失。
2.失敗﹐滅亡。
1.衰微。
1.消夏。解暑﹐避暑。
1.消失。
2.衰敗零落。
3.停息﹔休止。
1.消除爭端。
1.消歇停止。
2.銷毀武器﹐停止戰爭。
1.抑制并消滅。
1.猶摒棄。
1.指含銀的白色涂料。
1.酒的戲稱。意謂酒能消憂。
1.消沉郁結。
1.消亡﹐喪失。
1.犯罪分子出售其犯罪所得的財物。亦指收買﹑變造或代為銷售贓物取利的行為。
1.勾銷帳目。亦指沒收財物。
1.注銷證件﹑牌照。
1.猶箾蕅。樹枝竦擢貌。
1.清幽寂靜貌。
2.脫俗不羈貌。
3.清涼貌。
1.見"瀟灑"。
1.蕭瑟。
1.灑脫,不俗。
1.風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