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哄騙。
2.
動詞
用言語或行動使人歡喜
1.
欺騙。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的父親昨日明明把十五貫錢與他馱來作本養贍妻小,他豈有哄你說是典來身價之理?
2.出自《對玉梳》那虔婆哄了我偌多東西。
3.出自《老三姐》哪里是記帳,你是在哄我這個睜眼瞎子。
2.
逗引使高興。
1.出自《帝京歲時紀勝·煙火》滴滴金,梨花香,買到家中哄姑娘。
2.出自《軍長的心》那個一歲多的小孩一直在哭,小王抱著他在哄他。
3.
指看小孩兒或帶小該兒。如:“李大媽,你這陣兒在干啥?”“我在王先生家哄孩兒哩。”
1.出自《迎春花》“是啊,這才是做人的志氣!不過還是叫她在家哄孩子吧,家只她一個人了。你就說是我吩咐的。”振德感慨地說道。
2.出自《忘年情》長久因前兩天上山被雨淋著了,感冒沒好,桔子就沒讓他上山,留他在家哄孩子。
1.獨枕。借指獨宿﹑獨眠。
1.單身遠行。
單一的證據或例證。
1.耿介倔強。
1.喪父或父母雙亡的侄子。
1.孤高耿直。
2.形容松竹之類的姿態高而挺直。
1.孤獨的性格。
1.孤立高聳。
1.獨特的情趣。
1.亦作"孤穡"。
2.無父或無父母的幼兒。
1.忠貞自持,不求人體察的節操。
2.指忠貞自持的人。
1.孤兒和死亡者。
1.見"孤冢"。
1.孤獨的船。
1.喻單獨行動,沒人幫助。
1.孤立的洲渚。
1.獨生的竹。
2.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3.古代樂曲名。
4.商周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
5.《莊子·讓王》"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于孤竹,曰伯夷﹑叔齊。"后遂用"孤竹"借指伯夷﹑叔齊。 6.竹的一種。 7.復姓。見《通志.氏族二》。
1.古城名。在今河北盧龍縣南。
1.商朝孤竹國國君的封號。
1.即伯夷叔齊廟。
1.獨燃的蠟燭。
1.謂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賭注。比喻僅存的可資憑借的事物。
2.指賭博時輸者所押的零星賭注。
把所有的錢一下投做賭注,企圖最后得勝。比喻在危急時把全部力量拿出來冒一次險。
1.古代戲劇名詞。指劇中屬于官員一類的人物。
2.簡單的行裝。
1.孤僻迂拙。
1.獨木橋。
①孤兒。②見〖孤哀子〗。
1.一只酒杯。謂獨自飲酒。
1.見"孤惸"。
1.酒保。舊指酒店伙計。
1.賣酒。
1.見"沽名吊譽"。
1.賣好,討好。
1.謂經商,做買賣。
1.謂矯情求譽。
1.猶沽激。
1.從市上買來的酒;買酒。
2.賣酒。
1.粗率。
1.出售。多指售酒。
1.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字數定格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五﹑五﹑七﹑四﹑六(五句)。一般用在雙調《太平令》曲牌之前。兩曲連用,或作為小令,或用在雙調套曲內。
1.同"沽名釣譽"。
故意做作或用不正派的手段謀取名譽他一心沽名釣譽,結果枉費心機|自我吹噓,無非為了沽名釣譽。
1.猶沽名釣譽。
1.故作正直以獵取名譽。
1.猶沽名釣譽。
1.出賣。
1.鐘名。
2.十二律之一。
1.獵取虛名。
1.猶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