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咬嚼。
1.出自《禮記·曲禮上》庶人龁之。
2.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大臣為猛狗迎而龁之。
3.出自《洛陽塵》詩蒼茫金谷園,牛羊龁荊榛。
4.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至是食盡,士日賦米一勺,龁木皮,煮紙而食。
5.出自《聊齋志異·促織》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敵領(lǐng)。
2.
毀傷。
1.出自《〈何大復(fù)先生集〉序》往往左袒何子而龁李子,則又似非何子意也。
3.
侵吞。
1.出自《宋論·徽宗三》抑能止鋒戢銳,畫燕自守,而不以吞契丹者龁我乎?
2.出自《援越南議上》越亡則法必龁滇疆。
4.
用同“頜”。
1.出自《農(nóng)政全書》《便民圖》曰:凡相鵝鴨母,其頭欲小。口上龁有小珠,滿五者生卵多,滿三者為次。
5.
見“齕齕”。猶兀兀。勤奮不懈貌。
1.出自《歷史小說總序》精神有限,歲月幾何,窮年龁龁,卒業(yè)無期。
6.
見“齕疣”。亦作“齕肬”。螳螂的異名。
1.出自《廣雅·釋蟲》龁疣,螗螂也。
2.出自《呂氏春秋·仲夏紀(jì)》小暑至,螳螂生
1.謂抵抗并打敗。距,通"拒"。
1.抵御守衛(wèi)。距,通"拒"。
1.強(qiáng)弓名。
1.謂射者兩足的間隔距離。
1.罷斥不用。距,通"拒"。語本宋石介《慶歷圣德頌》"大奸之去,如距斯脫。"
1.據(jù)守險要之地。距,通"拒"。
1.古代傳說中的獸名。
1.亦作"距闉"。
2.靠近敵城所筑的土丘。借以觀察城內(nèi)虛實(shí),并可登城。
1.見"距堙"。
1.跳躍;跳越。
2.謂歡欣雀躍。
3.謂足不出戶。距,通"拒"。
距離行(háng)~ㄧ株~ㄧ兩地相~不遠(yuǎn)ㄧ~今已有十年。
1.颶風(fēng)引起的海潮。
1.亦作"^母"。
2.預(yù)兆颶風(fēng)將至的云暈,形似虹霓。亦用以指颶風(fēng)。
1.古時懸掛鐘鼓的木架。
1.亦作"嬝b"。
2.山谷空曠貌。
3.山石險峻貌。
4.猶閃爍。
5.中空貌。
1.猶豦呀。
1.猿猴。
1.亦作"碎p"。
2.山石險峻貌。
3.猶閃爍。
1.亦作"嬔"。
2.山谷空曠貌。
1.猶豦呀。
1.猶豦呀。
金屬切削機(jī)床,用來鋸金屬材料。加工時金屬材料固定在工作臺上,條鋸或圓盤鋸做往復(fù)或旋轉(zhuǎn)運(yùn)動去鋸。
1.鋸木的工匠。
鋸的主要部分,長條形薄鋼片,上面有許多尖齒。
1.像鋸齒一般的銳牙。
2.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1.貧乏,缺乏。
1.窮人。
1.窮人。
1.窮書生。
1.亦作"寠藪"。
2.以頭頂盆時盆底所墊之物。
1.見"寠數(shù)"。
1.貧窮困迫。
1.短缺;匱乏。
1.窮困;貧乏。
2.空洞;空乏。
1.窮國。
1.亦作"窶囏"。
2.貧窮艱難。
1.見"窶艱"。
1.貧婦。
1.窮苦。
1.狹小簡陋。
2.鄙陋;淺薄。
1.貧民。
1.貧窮。語出《詩.邶風(fēng).北門》"終窶且貧﹐莫知我艱。"
1.窮苦人。
2.淺薄鄙陋的人。
1.窮人家的子弟。
1.狹小。
1.貧困的書生。
1.猶貧家。
1.戴在頭上供頂物用的草墊圈。
2.眾木聚集貌。
1.貧窮老人。
1.淺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