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用的一種玉器,上尖下方。
2.
名詞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
3.
量詞
古代容量單位,一升的十萬分之一。
4.
名詞
(Guī)姓。
1.
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等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長條形,上尖下方。其名稱、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參閱清武億《古玉圭圖說》。
1.出自《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2.出自《儀禮·聘禮》所以朝天子,圭與繅皆九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博三寸。
3.出自《說苑·修文》諸侯以圭為贄。圭者玉也,薄而不撓,廉而不劌,有瑕于中,必見於外,故諸侯以玉為贄。
4.出自《酉陽雜俎·禮異》古者安平用璧,興事用圭,成功用璋,邊戎用珩。
2.
清潔,潔凈。
1.出自《儀禮·士虞禮》圭為而哀薦之饗。
3.
指鮮明。
1.出自《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毀頓,憑附之質,丹青之飾,暗昧不圭,不稱靈明。
4.
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叫圭表。石座上的橫尺叫圭,南北兩端的標桿叫表,用以測量日影長短。參見“圭影”、“圭表”。
1.出自《宋史·律歷志九》觀天地陰陽之體,以正位辨方、定時考閏,莫近乎圭表。
2.出自《鄉薦經義·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乃稽其贏縮,斯圭表修而算數永。
3.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土圭測景,不縮不盈
4.出自《南齊書·樂志》龍精初見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
5.
古代容量單位。參見“圭撮”。
1.出自《孫子算經》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
2.出自《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陛下終不得高昌圭粒咫帛助中國費。
3.出自《本草綱目·序例·陶隱居名醫別錄合藥分劑法則》量之所起為圭,四圭為撮,十撮為勺,十勺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五斗曰斛,二斛曰石。
6.
古代重量單位,一兩的二百四十分之一。
1.出自《后漢書·律歷志上》量有輕重
7.
墨形似圭,故稱墨一錠為一圭。
1.出自《墨莊漫錄》余用墨,每一二歲不能盡一圭。
8.
姓。三國魏有圭泰。見《三國志·魏志·司馬岐傳》。
1.出自《字匯?土部》圭,姓。
1.月亮的別稱。
1.喻行動快速。
語出蘇軾《b036*b0379榮戎竇恰氛癖手彼歟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兔子剛出動,鶻就猛撲下去。謂動作迅疾。常比喻作書畫或寫文章下筆迅捷無滯礙。
1.謂月出日落。
1.植物名。即兔絲。
1.兔上唇居中皆有縱向缺裂,人之上唇縱裂者因稱"兔缺"。
1.猶兔走烏飛。
1.月宮。
1."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禍。
1.植物名。即菟絲子。
2.喻妻室。
1.中藥名。菟絲子的成熟種子。
1.兔子死后,獵狗被烹食。多比喻統治者殺害功臣。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對同類滅亡感到悲哀。多用于貶義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1.比喻敵人滅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1.瓜的一種。
2.敢死隊。
1.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像兔子逃脫一樣迅速動如兔脫。
1.植物名。即款冬。
1.兔肉制成的食品,略似今之肉松。
1.仙藥。
1.兔毛制的筆。亦泛指毛筆。
1.玉兔的影子。即月亮上的陰影。
2.指月影。
1.園囿名。也稱梁園。在今河南商丘縣東『梁孝王劉武所筑。為游賞與延賓之所。
2.即兔園冊。指淺近的書籍。
3.指淺陋之學。
1.書名。即《兔園冊府》,三十卷。唐李惲(蔣王)令僚佐杜嗣先仿應科目策,自設問對,引經史為訓注而編成。惲為太宗子,因以漢梁孝王兔園名其書。見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四》。一說,唐虞世南著,十卷。五代時流行民間,為村塾讀本◇佚。見宋晁公武《群齋讀書志》。
2.泛指淺近的書籍。
1.即兔園。
1.月亮的別名。
1.幼兔。多用作詈詞。
1.中藥。黃精的別名。
1.兔的通稱。
2.詈詞。
1.見"兔兒不吃窠邊草"。
1.比喻無法長久維持。
1.見"兔起鶻落"。
1.謂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兔,月中玉兔;烏,日中金烏。
1.橋堍,橋頭。
1.植物名。屬葵類,可食。
1.植物名。似葵,古以為蔬。
古地名,地在今山東新泰市西。《左傳·隱公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后因以稱告老退隱的居處買屋數間聊作戲,豈知真用作菟裘。
1.草名。俗稱菟絲子。蔓生,莖細長,纏絡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紅色。子可入藥。
1.鵵鳥與鶚鳥。指神話中鼓與欽駓的化形。
1.即鵵?。錦雞。
1.傳說中的鳥名。
1.亦作"鵴鸃"。
2.見"鵵?"。
1.急流的水。
1.急流形成的漩渦。
1.謂水勢急猛。
1.水急而回旋。
1.水流猛急。
1.水流急速。
1.急流破堤。
1.水勢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