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買酒。
2.
動詞
賣酒。
3.
名詞
薄酒;清酒。
1.
一夜釀成的酒。
1.出自《詩·小雅·伐木》無酒酤我。
2.出自《大獵賦》于是享獵徒,封勞苦,軒行炮,騎酌酤。
2.
泛指酒。
1.出自《詩·商頌·烈祖》既載清酤。
2.出自《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傾酤系芳醑,酌言豈終始。
3.出自《醉春風·清高》套曲金橘香甜,玉蛆浮酤,綠醅醇釅。
4.出自《坐友人東軒對月》詩金樽泛清酤,滿酌不容辭。
3.
買酒。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或使仆往酤莊氏之酒,其狗嚙人,使者不敢往,乃酤佗家之酒。
2.出自《漢書·高帝紀上》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
3.出自《敘舊贈江陽宰陸調》詩多酤新豐醁,滿載剡溪船。
4.
引申為謀取。
1.出自《杜誼孝子傳》非至性安能趨就此行,故非教之習之之至者矣,非牽於世尚以酤榮利者矣。
5.
賣酒。
1.出自《墨子·迎敵祠》舉屠酤者,置廚給事,弟之。
2.出自《王公神道碑銘》奏罷榷酤錢九千萬。
3.出自《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銘》閩近瘴,故二稅有酒錢而民自酤,今創禁之,非舊制也。
4.出自《聊齋志異·雙燈》年二十余,廢學,就岳業酤。
6.
泛指賣。
1.出自《處士國文甫碑》知我者希,韞櫝未酤。
2.出自《文選·潘岳〈閑居賦〉》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
1.即螗蜩。
1.亦作"?跌"。
2.猶跌倒。
1.語本《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后以"螳臂"比喻自不量力或微弱之力。
1.《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后以"螳臂當車"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
1.亦作"螗臂當轍"。同"螳壁當車"。
1.同"螳臂當車"。
1.亦作"螗臂扼轍"。
2.猶螳臂當車。
1.亦作"螗斧"。
2.螳螂的前足如鐮刀狀﹐因謂之螳斧。亦比喻脆弱的武裝。
1.猶言螳臂當車。
1.亦作"螳衛"。亦作"螗蜋"。
2.昆蟲名。全身綠色或土黃色﹐頭呈三角形﹐觸角呈絲狀﹐胸部細長﹐翅兩對﹐前腳呈鐮刀狀。捕食害蟲﹐對農業有益。卵塊灰黃色﹐稱螵蛸﹐產桑樹上名桑螵蛸﹐可入藥。
1.亦作"螗螂"。
2.即螳蜋。
1.語本《莊子.山木》"莊周游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蜋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螳螂一心捉蟬﹐不知黃雀在后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
1.亦作"螗螂奮臂"。
2.猶螳臂當車。
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略語。
1.猶螳臂當車。
1.比喻微弱的兵備。
1.鱭魚子的別名。
1.《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后因以"螳輪"比喻自不量力者。
1.《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后因以"螳怒"形容自不量力。
1.亦作"蟷衛"。
2.見"螳蜋"。
1.火齊珠。
1.飴糖。
1.綿白糖。
1.庫藏的絲織品。
1.國庫登記財物的帳簿。
1.亦作"帑臧"。
2.國庫。
3.指錢幣﹑財產。
1.府庫儲積。
1.錢柜。
1.即帑庫。
1.官家儲藏金幣和糧食的府庫。
1.錢幣。多指國庫所藏。
1.官家藏錢財的府庫。
1.謂刑戮連及子女。
1.國庫與糧倉。
1.戎服的異稱。
1.指儲藏之財物。
1.即帑屋。
1.府庫中的財物。
1.貯藏金銀的庫房。
1.國庫里的錢財;款項。
1.國庫中的銀子。
1.儲藏錢財﹑糧食的倉庫。
2.指錢糧。
1.見"帑藏"。
1.假如;如果。
1.假如;如果。
1.不應得而得或無意中得到。
連詞。表示假設倘然有什么問題,可以打電話來|明天不要來上班了,倘然身體仍然不好的話。
1.如果,假如。
1.假如,倘或。
連詞。倘然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