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疙瘩”,①皮膚上突起或肌肉上結成的病塊。②小球形或塊狀的東西。③比喻不易解決的問題。④比喻不通暢、不爽利的話。⑤〈方〉量詞,用于球形或塊狀的東西。
1.
見“疙瘩”。皮膚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結成的硬塊。
1.出自《水滸傳》你不是耍,若跌下來,好個大疙瘩。
2.出自《通俗編·身體》今以皮膚小腫為疙瘩……瘩,都合切,見《字林》。
3.出自《脊背與奶子》再幾下,疙瘩破了皮,血沁出了白布大衣。
4.出自《降桑椹》俺兩個說下咒愿,有一個私去看病的,嘴上就生僵疙疸。
2.
見“疙瘩”。球形或塊狀的東西。
1.出自《西游記》只見窗欞上掛著一條赤金……有指頭粗細,底下是一個蒜疙瘩的頭子。
2.出自《荊釵記·春科》橘子生來耀日光……后來結成一個大疙瘩,剖開來到有七八囊。
3.出自《雪中花》詩這大地——簡直凍成了個冰疙瘩。
4.出自《暴風驟雨》年輕一輩人,都沒看見過元寶。這是一個古代酒尊似的鐵灰疙疸。
3.
見“疙瘩”。特指結子。
1.出自《貧富興衰》外邊不知那里來的一個窮子,穿著一領布衫,上面有一二百個疙瘩。
2.出自《創業史》小伙子口氣很大地笑著,一只手握住韁繩疙瘩不讓老漢解。
4.
見“疙瘩”。方言。指某一處所或時間。
1.出自《秧歌劇選·沃老大娘瞅孩兒》這院門口靠有擔架,這疙疸一定住有我們的傷兵。待我問一下。喂!同志,這疙疸住有我們的傷兵沒有?
2.出自《暴風驟雨》咱們這會,開到這疙疸,明兒開公審會。
3.出自《暴風驟雨》我就說到這疙疸。蕭隊長要是信不著,請您自己調查調查。
5.
見“疙瘩”。堆;塊。
1.出自《暴風驟雨》苞米棒子的紅纓都干巴了,只有這里,那里,一疙疸一疙疸沒有成熟的“大瞎”的纓子,還是通紅的。
2.出自《水滴石穿》特別是還把這稀罕事跟“打鐵火”攪在一疙疸,更顯得那么不是味兒。
3.出自《爬在旗桿上的人》再說打井吧,一個社在村西打出水來了,所有的井就全堆在村西啦,井全擠了疙疸。
6.
見“疙瘩”。麻煩;別扭。
1.出自《儒林外史》說到他娶了王太太的這些疙瘩事,杜慎卿大笑了一番。
7.
見“疙瘩”。不爽氣,愛挑剔。
1.出自《清明前后》她愛丈夫,但她在丈夫面前又是牢騷最多,脾氣相當疙瘩。
8.
見“疙瘩”。疑慮或不易解決的問題。
1.出自《官場現形記》撫院來的三月個頭里,這協臺得了文書,就是心下一個疙瘩。
2.出自《戰士覆盆廿七載》這個疙瘩,多少年來,我是沒法解答的。
1.女真族姓。金有斡勒忠。見《金史》本傳。
1.流轉。
1.遼時的宮衛,即禁衛軍,金元沿用。亦指代皇帝的宮帳(行宮)。
1.也稱鄂倫河,鄂諾河或敖嫩河。古稱黑水,為黑龍江上游之一。發源于蒙古小肯特山東麓。是蒙古部族的發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于此。參閱《嘉慶一統志.黑龍江.山川》。
1.猶拋棄。
1.變遷。
1.運轉的樞紐。
1.旋轉;運轉。
1.旋轉運行。
2.訴說。
3.籌措;措辦。
1.火葬。
1.運轉。
1.女真族姓。見《金史.金國語解》。
1.水盛貌。
1.器量局促;狹小。
2.骯臟。
3.卑鄙,丑惡。
1.暑熱病。
1.拘謹局狹。
1.器量小。
1.污穢,不純正。
1.《尚書大傳》卷二"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后謂愛其人而推愛及其有關的人或物為"烏愛"。
1.沒有毛病,沒有缺點。
2.不挑剔毛病。
3.木名。
1.不辭讓;不推辭。
2.沒有言辭;沒有口實。
1.沒有秩序;沒有章法。
2.失去位次。
3.猶言不列等,最下等。
1.沒有窮盡。賜,通"儩"。
1.不依從。
2.指無隨從之物。謂無外物以副其內誠。
3.找不到門徑或頭緒。
1.沒有話可說,沒有可插嘴的。
1.沒有歡樂。
1.無從籌集。
1.猶言沒有辦法,無法措置。
1.無法對付;不知如何應付。形容極其惶恐。
2.謂不執著,不拘泥。
3.無法置辦。
1.謂極大。
1.無論大小。謂舉國上下。
2.不分年長年幼﹑輩份大輩份小。
1.不予寬恕。
1.來不及。
1.見"無畑石"。
1.不怕。
1.不值,不逢。
1.不結黨,不徇私。
1.同"無偏無黨"。
1.不斷,沒完沒了。
1.指社會政治紛亂,黑暗。
2.不行正道;作壞事。多指暴君或權貴者的惡行。
3.泛指違反常理或不近情理。
4.指不行正道的壞人或暴君。
5.沒有說;莫道。 6.沒有辦法。
1.不道德,無廉恥。
1.猶無從。
2.猶不許,不準。
3.未能得以。
4.無所得。
1.謂言行不合社會的準則和規范;沒有德行。
2.指無德行之人。
3.不用感恩。
4.見"無德而稱"。
5.見"無得"。
1.無何恩德可以稱道。
2.謂德高不可言狀。
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的目的和具體的對象,不切實際批評要針對具體問題,不能無的放矢。
1.沒有等級差別。
1.無可與并者。謂出類拔萃。
1.猶無限。
1.謂天子富貴無限。
1.沒有可與對抗的;沒有可與比擬的。
2.無視敵人。猶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