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水邊的高地。
2.
名詞
(Gāo)姓。
3.
名詞
〈書〉泛指田野或高地。
1.
亦作“皐”。亦作“臯”。
2.
岸;水邊地。
1.出自《楚辭·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2.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3.出自《漢書·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4.出自《步出夏門行》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5.出自《題畫贈朝鮮同志》詩瞬時馳騁漢江皋,輸送東風入南鄙。
3.
水田。
1.出自《文選·潘岳〈秋興賦〉》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余稅。
4.
緩慢而拖長的呼喚聲。一說,語首助詞,無義。參閱楊樹達《詞詮》。
1.出自《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5.
見“皋皋”。愚頑貌。
1.出自《詩·大雅·召旻》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
6.
見“皋牢”。牢籠;籠絡(luò)。
1.出自《荀子·王霸》皋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人茍不狂惑戇陋者,其誰能睹是而不樂也哉!
2.出自《后漢書·馬融傳》於時營圍恢廓,充斥川谷,罦罝羅羉,彌綸坑澤,皋牢陵山。
3.出自《廣藝舟雙楫·體變》吾謂書莫盛於漢,非獨其氣體之高,亦其變制最多,皋牢百代。
7.
見“皋比”?;⑵?。后用以喻強大的聲勢。
1.出自《左傳·莊公十年》自雩門竊出,蒙皋比而先犯之。
2.出自《次韻姜堯章雪中見贈》玉龍陣長空,皋比忽先犯。鱗甲塞天飛,戰(zhàn)逐三百萬。
8.
通“鼛”。大鼓。
1.出自《荀子·正論》食飲則重大牢而備珍怪,期臭味,曼而饋,伐皋而食,《雍》而徹乎五祀。
2.出自《詩·小雅·鼓鐘》鼛,即皋也。古今字異耳。
9.
通“高”。參見“皋門”。
1.出自《荀子·大略》望其壙,皋如也。
10.
農(nóng)歷五月的別稱。
1.出自《爾雅·釋天》五月為皋。
11.
姓。漢有皋伯通。見《后漢書·逸民傳·梁鴻》。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皋氏,皋陶之后。《左傳》:越大夫皋如。《風俗通》:漢有司徒長史皋誨。
12.
沼澤。
1.出自《詩·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2.出自《西京賦》苯?蓬茸,彌皋被岡。
3.出自《晉書·文苑傳·趙至》徘徊九皋之內(nèi),慷慨重阜之顛,進無所由,退無所據(jù)。
13.
見“皋比”。古人坐虎皮講學。后因以指講席。
1.出自《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禪心如落葉,不逐曉風顛。猊座翻蕭瑟,皋比喜接連。
2.出自《橫渠先生畫像贊》早悅孫吳,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變至道。
3.出自《集外集拾遺·懷舊》而仰圣先生一家,獨不殉難而亡,亦未從賊而死,綿綿至今,猶巍然擁皋比為予頑弟子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4.
見“皋比”。指武將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1.出自《賣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
2.出自《聊齋志異·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蛻,懸布楹間,更無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設(shè)皋比焉。
15.
見“皋比”。傳誦;講習。
1.出自《曲海一勺》猥談瑣記,尚目錄于縹緗;瞎話盲詞,亦皋比于婦孺。
1.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2.徘徊不進貌。
1.惶恐不安貌。
1.猶合口。踧,通"蹙"。
1.皺眉。憂慮貌。踧,通"蹙"。
1.水紋集聚。踧,通"蹙"。
1.逼迫;欺壓。踧,通"蹙"。
1.驚懼不安貌。
2.恭敬貌。
1.水聚不流。踧,通"蹙"?!段倪x.木華》"噏波則洪漣踧蹜,吹澇則百川倒流。"李善注"踧蹜,聚貌。"一說,為水流不進。見李周翰注。
1.局促不安貌。
1.躡足輕行貌。
1.壓榨,擠壓。踧,通"蹙"。
1.躡足而行。
也作措大”。舊時對貧寒讀書人的輕蔑稱呼窮醋大。
1.譏諷文人出言吐語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語帶之乎者也。
1.吃醋,妒忌。
1.釀醋作坊。
1.比喻嫉妒心很重的人。
1.比喻妒忌之心極重。
1.吃醋的人。
1.明代專門負責釀醋以供官府之用的民戶。
1.釀醋用的流質(zhì)酵母。
2.即酸漿。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酸漿》。
1.嫉妒的情緒。多用于男女之間。
1.醋梅的謔稱。
1.即醋。
1.落葉灌木,莖叢生,有刺,葉子略呈圓形,花白色。果實亦稱醋栗,是球形的漿果,黃綠色或紅色,味酸,可以制果醬。
1.主要用醋作佐料來烹調(diào)的魚。西湖醋魚為杭州名菜。
1.酢漿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2.用以釀制醋酸的酵母。
1.酢漿草的別名。
1.愛忌妒的女人。
又稱乙酸”?;瘜W式ch3cooh。有強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純品凝結(jié)時呈冰狀,故稱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一般由乙烯氧化法、烷烴直接氧化法制得,也可由含糖類物質(zhì)經(jīng)發(fā)酵法制得。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醋酸纖維、合成纖維、醫(yī)藥、農(nóng)藥、香料等。
俗稱巴黎綠”?;瘜W式3cu(aso3)2·cu(ch3coo)2。翡翠綠色粉末。極毒。溶于氨水、酸,不溶于乙醇、水。由亞砷酸鈉、硫酸銅與乙酸反應(yīng),或由氧化銅與三氧化二砷在醋酸中回流加熱而得。用于制防污漆,作殺蟲劑、顏料、木材防腐劑等。
1.猶醋罐子。
1.指酸味的食物。
①事情的底細或結(jié)果(多用于‘見’后)究竟誰是冠軍,明天就見~。②明白;清楚問個~ㄧ且看下圖,便可~。③道理(多用于否定式)沒~的話ㄧ這個人好沒~,信口亂說。
1.分別???。
2.科舉時校閱試卷的各房官,也稱分校。
1.離別。
1.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南朝陳徐德言娶陳后主妹樂昌公主為妻,公主有才貌。陳亡之際,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鏡,夫妻各執(zhí)一半,相約日后合鏡相會,又明陶宗儀《輟耕錄.賢妻致貴》載,宋程鵬舉被虜于張萬戶家為奴,娶張所虜宦家女某氏為妻。妻見程才貌不凡,非久居人后者,屢勸程逃亡。程疑妻受張所使試探自己,即以告張,妻因此被張趕出。妻臨行,脫繡鞋一只換程鞋一只,期望日后執(zhí)此相見◇因以"分鞋破鏡"喻夫妻分離。
①分散注意力;不專心孩子的功課叫家長~。②費心~勞神ㄧ這件事您多~吧。
1.形容十分掛念。
1.與地上分野相對應(yīng)的星次。
1.猶言斤斤計較。
1.詳細分說;清楚,明白。
1.詳細分說。
1.分生肉。
1.分別巡行。
2.古時稱中央政權(quán)機構(gòu)分設(shè)吏﹑禮﹑戶﹑兵﹑刑﹑工各部為"分行"。參閱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五。
3.分開。
1.書法上指安排字體點畫和布置字﹑行之間關(guān)系的方法。字體的點畫有繁簡,結(jié)構(gòu)也有大小﹑疏密﹑斜正。分行布白的要求,是使字的上下左右相互影響,相互聯(lián)系,以達到整幅分布穩(wěn)稱。
1.亦作"分形連氣"。
2.謂呈現(xiàn)各種形態(tài)。
3.分離。
1.見"分形同氣"。
1.亦作"分形共氣"。
2.語出《呂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謂形體各別,氣息相通。形容父母與子女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亦用于兄弟間。
1.猶少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