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兒)竹竿,竹子的主干,竹棍。
2.
名詞
(Gān)姓。
1.
竹竿。竹子的主干。
1.出自《詩·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于淇。
2.出自《論衡·說日》何以驗之?以植竿於屋下。
3.出自《道路憶山中》詩濯流激浮湍,息陰倚密竿。
2.
竹簡。參見“竿牘”。
1.出自《莊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2.出自《與建寧蘇給事啟》小夫之竿牘自見,姑少述於萬分。
3.出自《明史·丘橓傳》﹝御史巡方﹞甫臨所部,而請事之竿牘,又滿行臺。
4.出自《文肅王公行狀》三年外計,邸舍蕭然,苞苴竿牘,絕跡庭戶。
3.
特指釣竿。
1.出自《莊子·秋水》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
2.出自《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昔伊尹輟耕,郅惲投竿。
3.出自《獨釣》詩侯家林館勝,偶入得垂竿。
4.
指竹篙。
1.出自《賊退示官吏》詩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5.
以竿懸掛。
1.出自《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有盜貴妃冢,斬首竿以槍。
6.
量詞。猶棵、株。用于竹的計量。
1.出自《小園賦》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
2.出自《駕幸聚景晚歸有旨次日歇泊》詩賜休又得明朝睡,不問三竿與兩竿。
3.出自《儒林外史》屏旁置磁墩兩個,屏后有竹子百十竿。
4.出自《由北京到廣州》詩清水池塘傍茅舍,鳶飛魚躍竹萬竿。
7.
通“干”。請托。參見“竿摩”。
1.出自《通雅·釋詁》竿摩,猶干劘也。今俗以事干人亦謂相竿摩。
2.出自《張元岵先生墓志銘》許淮安同生初見先生,語之曰:“為官自居鄉始,子其慎諸。”先生由此一生無竿摩郡邑之事。
8.
通“桿”。
1.出自《墨子·旗幟》亭尉各為幟,竿長二丈五。
9.
量詞。方言。用于抽旱煙。
1.出自《大波》約摸咂完一竿葉子煙的時候,還是蹇小湖的耳朵尖些,聽見隔壁房間……有人朝房外跑走的腳步聲。
1.偏急易怒。
1.偏急憤懣。
1.拘泥固執。
〈書〉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之士。
1.氣量狹窄而嚴厲。
1.偏急暴戾。
1.急躁浮淺。
2.氣量狹窄。
1.潔身自好的人。
1.偏急而狹隘。
1.耿直。
1.謂狷介之志。
1.古代絲織物的總稱。
1.泛指絲麻織物。
1.以柞蠶絲織成的平絹。
1.書畫之絹底。
1.絹制包袱。
1.宋代賦稅的一種。
1.平整光滑。
一種手工藝品,用各種顏色的絹仿制的花卉。也叫京花。
1.絹面的扇子。
用疵繭、廢絲和雙宮繭作為原料,經化學和機械加工所得短纖維紡制成的線。有桑蠶絹絲、柞蠶絹絲和蓖麻蠶絹絲等。光澤潤美,手感柔和,吸濕性好。多為雙股線,用于織制輕薄的絹絲紡等高級絲織品,或加工成縫紉絲線、刺繡絲線等。
1.未曾染色的白絹。
1.以絹作底的書帖。
1.方言。手帕。
1.卓異出眾。
2.俊逸超特。
1.亦作"雋材"。
2.才智出眾的人﹔出眾的才智。雋﹐通"俊"。
1.見"雋才"。
1.指駿馬。
1.杰出人物。
1.猶雋語。
1.優美爽利。
1.才德杰出的人。
1.亦作"雋發"。英俊豪邁。
2.謂才華﹑情性﹑文采等充分表露。
1.杰出的輔佐者。
1.突出的功勛。
2.功勛特出者。
1.喻特出的典范。
1.亦作"雋豪"。
2.豪俊之士。
1.出眾的人才。
1.亦作"雋潔"。
2.優美簡潔。
1.意味深長的語句。
1.卓異絕倫。
1.猶勝敗。
1.橘花的雅稱。
1.健壯敏捷。
2.優美暢達。
1.俊秀明悟。
1.才德杰出的耆老。
1.地名。在今浙江省嘉興市西南七十里。
1.指優秀杰出的人才。
1.風雅的人或事。
1.英俊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