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提交;交給。
2.
動詞
交給;給予。
3.
名詞
(Fù)姓。
4.
量詞
量詞。舊同“副”。舊同“服”。
1.
給與;交給。
1.出自《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用懌先王受命。
2.出自《漁家傲·東陽郡齋作》詞戀樹涇花飛不起,愁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
3.出自《扶風傳信錄》詰旦,以仲仙別后詩詞付生,情極悲婉,間多怨憤自悔之意。
2.
托付。
1.出自《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若能內取子布,外擊劉備,以效赤心,用復前好,則江表之任,長以相付。
2.出自《暮秋枉裴道州呈蘇渙侍御》詩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
3.
支付。
1.出自《儒林外史》當下付了茶錢,出門來,彼此散了。
2.出自《探索集·再論說真話》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我為它卻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付出了很高的代價。
4.
量詞。
1.出自《翰林志》端午,衣一付,金花銀器一事,百索一軸,青團鏤竹大扇一柄,角粽三服。
2.出自《來生債》難道居士另是一付肚腸,與世人各別的?
3.出自《寒夜》你不要著急,你一定會好的,張伯情說吃幾付藥,養半個月,一定會好。
5.
見“付能”。猶言好容易,方才。
1.出自《七國春秋平話》大臣(蘇代)下馬開圣旨。公子拜畢,言曰:“相公休罪,有他鄒家父子國后妃子,去不得。”代曰:“付能到此,公子便不去保駕?”
2.出自《拜月亭》阿!我付能把這殘春挨徹。嗨!刬地是俺愁人瘦色。
3.出自《水滸傳》你道我晦鳥氣么,指望出去尋個單身的過,整整的等了半個月,不曾發市。付能今日抹著一個,你道是誰?原來正是那真黑旋風。卻恨撞著那驢鳥,我如何敵得他過!
6.
通“附”。親附;附屬。
1.出自《管子·正》致德,其民和平以靜;致道,其民付而不爭。
2.出自《博物志》老子云:“萬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屬九天君耳。”
7.
通“敷”。涂;搽。
1.出自《禮記·內則》為稻粉,糔溲之以為酏,以付豚。
2.出自《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后二子器質已成,豐姿漸壯。端嚴可羨,宛如西子之凝妝;瑩白堪夸,渾若何郎之付粉。
3.出自《金瓶梅詞話》永不得著綺穿羅,再不能施朱付粉。
8.
姓。春秋時魯有付乙。
1.出自《孔子家語·始誅》管仲誅付乙。
9.
通“祔”。謂新死者附祭于先祖。
1.出自《周禮·春官·大祝》付、練、祥,掌國事。
1.潛伏﹔隱藏。
2.隱瞞﹔隱諱。
3.隱遁﹔隱居。
4.指隱居的人。
5.指隱藏著的事物。
1.指道教的符咒。
1.謂歸隱田園。
1.宮刑。古代一種破壞人的生殖機能的酷刑。
2.指天閹。謂男子生殖器官不全﹐無生殖能力。
1.謂鬼物奇怪之事。
1.專說隱語廲辭以供皇帝取樂的人。
1.不為人知的過失﹐不明顯的過失。
1.暗地加害于人。
2.隱患。
如果方程f(x,y)=0能確定y是x的函數,那么稱這種方式表示的函數是隱函數。
1.不公開﹐包涵。
1.內心的遺憾。
1.考核﹐興。
1.沉默不語。
1.轟然大聲貌。
1.長虹。
1.南朝梁沈約的謚號。沈約字休文﹐善詩文﹐高祖受禪﹐為尚書仆射﹐封建昌縣侯﹐邑千戶。卒謚"隱侯"。
1.即永明體。
1.穩重忠厚。
1.時隱時現。
1.猶逃戶﹑客戶。封建社會里﹐人民為逃免租賦﹐躲避徭役﹐往往逃出本籍。逃出本籍以后﹐可以不服徭役﹐姓名不列入戶口冊。
1.護理病人。
1.制作貯存。
1.謀求自己的利益;為自己打算。
1.見"營妓"。
1.亦作"營伎"。
2.古代軍中的官妓。
1.救濟。
1.軍中的長官。
2.經營家業。
1.興建;建造。
2.創建。
1.人名。古之善音律者。
1.古匠人。
1.軍營的號角。
1.解救。
2.特指調解,代人說情。
1.備辦進獻。
2.謀求仕進。
1.鉆營奔競。
1.援救。
1.整修。
2.建成。
1.軍營中的用具。
1.置辦儲備。
2.聚斂;搜刮財物。
1.構筑營壘;駐扎軍隊。
1.指有駐軍之郡。
1.筑巢。
1.管理。
1.上古時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說是相連的洞穴。
2.營造洞穴。
3.比喻經營藏身避患之地。
4.營地。
堡壘,軍營四周的防御建筑修建營壘。引申為陣營、同盟同一營壘|爭取敵人營壘中有愛國之心的人起義。
1.負責地方武備和治安的官署。
1.管理;料理。
2.指經營之道。
3.修建;修繕。
1.建造。
2.營置。
1.謀求私利;謀求利潤。
2.贏利。
1.治病。
1.猶操心。